“放”有质量,“管”有效率,“服”有满意。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青岛印发了《2019年度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全面贯彻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做到“非禁即入”;试点“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督促惠企政策落实”,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督促各部门自觉兑现惠企政策和承诺;探索设立企业家政务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数,与各单位考核奖惩挂钩,倒逼政策落实;落实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55条和民营经济发展22条等政策,全面释放民营经济活力。 “从第一次见市委书记、区委书记再到看场地拿到执照,一共只用了两周时间,速度惊人。”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公司CEO张逸凌介绍,他们这个医疗项目之所以落户青岛市北区,主要考察了三点,一是当地政府招商的专业度,二是落地政策,三是项目生态环境。“一直觉得自己在奔跑着工作,没想到有比我们跑得更快的政府团队。”张逸凌说。 “青岛正在广邀‘名角’,请企业家写好‘剧本’,我们当好‘场务’,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汇聚发展智慧力量,加快实现跨代赶超和产业倍增。”王清宪说,最近一年来,青岛投资环境变化很大,1月至10月,投资增速提高到了17.3%,民间投资增长了20.9%。新兴产业上规模,传统产业提层次,创业中的青岛,朝气蓬勃、攻势如风。 (本报记者 刘艳杰)
[责任编辑:杨凡、单晓燕]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