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以“科幻剧+科学说”为表现形式,江苏卫视《从地球出发》用科幻讲故事,用科学讲故事,让电视综艺节目踏上太空探索的征途。 (插入视频:https://v.qq.com/x/page/d30380161s5.html) 2043年,遭遇陨石撞击,月球偏离轨道,地球或将失去唯一的卫星。面临这场一触即发的危机,中国召集全球太空科技强国开始了一场拯救月球的行动…… (插入gif 1) 昨晚,伴随首期节目中“拯救偏离轨道的月球”任务和故事的展开,《从地球出发》的这场充满未知与想象的“科幻之旅”在江苏卫视正式开启。在科学大咖的知识解读和科幻剧情中,节目带领观众一起“飞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奥秘。 基于“科幻剧+科学说”的叙事形式,《从地球出发》试图让科学知识跳脱出深奥艰深的印象。节目借助飞船演播室里的虚拟再现、创意实验、科学脱口秀等手段,向观众讲解诸多科学知识。 节目首期将视线聚焦在地球的“邻居”——月球。在“科学说”环节中,嘉宾们就“月相”“月海”“月坑”等术语以及“嫦娥工程”等项目进行解读,而在之后的“科幻剧”中,关于月球的故事也在“科学说”的阐释下为观众们带来更多知识和思考。 科幻之旅再“出发” 2019年年初,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叩开了中国“科幻元年”的大门,也激发了不少影视从业者的创作热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江苏卫视积极探索,推出科幻综艺《从地球出发》。而作为国内首档聚焦“硬核科幻”的天文科幻科普综艺节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从地球出发》的节目主题提出明确要求,即倡导科学理念、传播科学知识。 近年来,江苏卫视推出了《最强大脑》《一站到底》等一系列科学益智类节目,但制作一档融合大热科幻IP、航天科技的科幻节目,尚属首次。基于科学性和专业度的考量,节目邀请《科学世界》杂志主编拉兹(本名杨国梁)担任科幻顾问,负责每集故事里世界观的架构、梗概和科学专业性方面的把关。 《从地球出发》演播厅由一艘“穿梭时空的宇宙飞船”构成,整个工程的设计庞大而复杂。《从地球出发》总制片人张烨镝提到,具体到操作层面,设计人员在创作初期和编剧团队进行深入碰撞,完成了大量的早期概念设计,以及制作未来拍摄的一些技术解决方案和后期实践方案。节目中每个重要物件的设计,都要符合编剧团队和科幻顾问对于这个场景的建构与描述。在这一环节中,还要考虑到观众审美品位的逐步提高,“他们很可能会用审慎的眼光观看节目每一帧画面”,创作团队除了完成设计工作之外,还要反复论证它们的可能性与合理性。 (插入gif 2) 首期节目中,观众跟随节目去到2043年,通过“科幻剧”的呈现,一个充满科幻色彩的未来世界被勾画出来。充满科技感的指挥中心、精密的飞船和航空仪器……2043年的世界并未完全超乎人类的想象,在延伸人类发展可能性的同时,节目在呈现上也兼顾了剧情的合理性,让观众更容易走进这一科学世界。 主持人李响生动地将整个节目创作比喻为“装修房子”——科学顾问团队负责“画图纸”,编剧和演员组成的影视剧团队则是“施工队”,而后期的视觉特效则负责“软装”,为了保障整体流程的流畅,需要各个工种做足功课。借助于此,节目在科幻与科学、现实与想象、深奥与通俗之间搭建一座坚实的桥梁,开启一段科幻之旅,让广大观众在这段旅行中汲取到有益的、丰富的科学知识。 让科学“流行”起来 科幻离我们很远吗?事实上,那个看似脑洞大开的世界,与每个人的现实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作为科幻顾问,我比较看重科学原理和科学逻辑,会涉及一些具体的科学知识。”在拉兹看来,科学的严谨性和科学的趣味性并不相斥,“我也希望把这档节目做得更轻松、门槛更低,也更接地气,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 从节目首期来看,《从地球出发》试图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将原本“高大上”的知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具体到节目环节中,“科幻剧”每期向观众固定讲述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由众多实力派演员出演,主题紧扣现实生活,并凭借节奏紧凑且充满悬念的剧情,引发观众共鸣。 (插入gif 3) 首期节目将故事背景置于未来世界,一颗超大型陨石正向月球飞来,如果人类不采取措施,月球就会因此消失,地球也会失去唯一的卫星。面对这场人类灭顶之灾,演员陈龙饰演的吴刚和演员张陆饰演的孔亮率中国登月大队,展开了一场拯救月球的行动……每一步剧情的发展走向都紧紧“抓”着观众的眼球。 而“科学说”环节邀请明星嘉宾、科普达人、科幻作家展开脱口秀,共同讲解天文知识。 譬如针对“月球之于地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李永乐老师就给出了十分通俗易懂的解释,“月球对人类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是潮汐。”一旦月亮消失,潮汐就会消失,地球上的鱼类生物就会出现生态灭绝,以之为食的其他生物也会随之灭绝。 通过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科学知识,这样的节目模式使得原本离观众很“远”的科学知识变得大众化、可视化、通俗化、趣味化,激发了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与渴求。 “融”让出圈成为可能 互联网的崛起,加速了媒体融合的深度与力度。对于电视而言,立足自身资源,借力网络平台,以扩大电视节目的传播覆盖范围,成为媒体融合的一种常见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