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2018年“三民”活动中,有市民代表提出了“关于提高青岛教育水平的建议”。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通过挖掘现有普通高中潜力、增加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扩大综合高中试点、增加学生选择机会,创新中考招生制度、变分数线为“分数带”等方式,将2019年全市普高率计划由52%提高到了64%,其中,市区提高到67%。 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心理健康及社会心理服务,提出应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开展全民心理健康调查,做好心理健康服务等意见建议。市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扎实推进精神科、心理科门诊建设,23家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全部设立心理门诊,12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33家乡镇卫生院设置心理(精神)科门诊,今年青岛市被确定为首批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作为“三民”活动的一部分,除了每年的述职报告会,政府部门还会做一个社情民意调查,为的就是更好地知晓市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究竟如何。其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经济发展、放管服改革、社会治安、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方方面面,以尽可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市民所想、所盼。 03 精心耕耘十一载 政民良性互动让城市更有温度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自2009年起,青岛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三民”活动,今年已经是第十一个年头。 “三民”活动主要由三大板块内容构成: -向市民报告侧重于“述”——报告工作、展示成绩、查找不足; -听市民意见侧重于“听”——听取民声、汇聚民意、辅助决策; -请市民评议侧重于“评”——市民评议、现场打分、纳入考核。 三大板块围绕民意、民情、民生,通过“述”、“听”、“评”,形成了统一整体。 这样一场看似“例行公事”的活动,为什么能持续十一年? 据了解,十一年来,“三民”活动已累计组织了40场述职报告会,近9万人次市民现场参与评议活动,大批高质量的意见建议被纳入市政府年度工作和有关文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对促进政府部门强化服务意识、科学民主决策、加快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能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三民”活动异曲同工的,是今年青岛首次组织开展的企业家对政务服务环境满意指数调查活动,让企业家给政府部门打分。 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家对青岛政务环境整体满意度较高,对涉及企业生命全周期的各项政务服务较为认可。同时,企业家们也指出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扶持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等。这一创新举措不但可以避免内部评价的不公开、不透明等弊端,还可以倾听企业家的真实诉求,真正尊重企业家的意见,促成政务服务部门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良性互动,以此倒逼政务服务环境的改善。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善于倾听群众声音,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让这座城市更有温度。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让更多人广泛参与到城市治理中,为青岛的发展汇聚更多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