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党建统领大联动+智慧应用大联动=基层治理大联动,“党建+”+“互联网+”=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两个“公式”,生动阐明了数字技术在整个市域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数据“上云端”,治理“接地气”。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强调,要在“数字技术支撑”上迈更大步子,把数字化变革性力量注入市域治理现代化之中。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运用科技的力量,才能真正提高治理效能、降低治理成本,发挥最大的治理优势。 “互联网+”时代,让市域治理插上科技翅膀,数字化建设已成为提高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衢州标本兼治、精准施策,形成了一批务实管用、长期见效的体制机制。市、县(市、区)大联动中心+乡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村(社)网格+群众村情通式移动终端,市县乡村网格五级贯通,各类案事件、风险隐患点逐年下降,治理有效性、群众满意度逐步提升,有效保障了城乡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切实提升了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智慧一张网,治理一盘棋。”实践深刻地启示我们,数字化建设不仅是一场广泛的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治理变革,是衢州赢得发展、赢得未来的关键之招。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在这场变革中先人一步、快人一招,把人的力量和科技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既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又有效发挥数字技术手段的支撑作用,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的新动能,为市域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强的新引擎。 以数字技术盘活治理效能,持续健全智慧治理联动指挥机制,坚持“党建统领大联动+智慧应用大联动”,形成线上线下纵横交错、系统集成高效运行的联动指挥体系。深化“城市数据大脑2.0”建设,全面推进“雪亮工程”实战化应用,全面推广“村情通+全民网格”治理模式,真正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让一米阳光照亮和温暖千家万户……这些都是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必须强化“整体政府”“无缝隙政府”意识。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牵引政府数字化转型,打通政府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信息孤岛,建立起数据融通的高效办事网络,有效提高行政能力,真正实现“以民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价值。把智慧治理、智慧服务的理念应用到市域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打造无证明办事之城、掌上办事之城、信用示范之城,拓展深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政府运行等领域数字化应用,进一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变革再造和重塑,促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百姓受益。 “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如今,越来越多的数字经济领军企业进驻衢州,为数字技术支撑下的市域治理带来了更多想象和无限可能。大势所趋,必须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慧产业,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为市域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多新的动力和活力。 大道直行,其命维新。站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起点,我们要以日新精神、精进态度,切实把科技手段转化为治理效能、发展胜势,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衢州特色的市域治理现代化新路子。 图片来自掌上衢州资料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