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手机领域,手机品牌酷派曾居于“中华酷联”梯队,而今有报道称,酷派的经营状况不佳,需要靠出卖土地资源缓解资金压力。 据《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报道,7月23日晚间,酷派集团发布公告称,截至2018年6月30日,智能手机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酷派解释称,收入暴跌主要是因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及东南亚市场销售持续下滑,集团为缩减亏损,放弃部分能带来收入但可能导致亏损的产品。为此,酷派集团将继续采取多项措施,以提升集团流动资金及财务状况,包括但不限于考虑出售集团部分投资物业及本公司个别附属公司的股权,并积极与银行、机构及有意合作人士进行沟通和磋商以取得银行借款或融资。就在今年5月,酷派全资附属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与京基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最高额借款合同,京基集团同意向宇龙提供最高额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的借款,用于公司经营。 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酷派的经营状况到底怎么了? 其财报已经发出了危险的信号。据悉,酷派公司的股份已经连续停牌超过12个月。直到2018年4月,酷派集团才公布了2016年财报。财报显示,酷派集团2016年总收入为79.69亿港元,同比减少了45.7%,录得净亏损44.01亿港元。酷派集团还称,公司股份已连续停牌超过12个月。如果截至2019年7月31日,公司未能符合全部复牌条件并令联交所满意,且届时未能恢复股份买卖,上市科将向上市委员会建议将公司股份除牌。 酷派曾经以双卡双待著称、销售突破百亿、占据国内手机市场份额前三的光辉景象也不复存在。根据大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苹果手机的用户规模达到25.7%,继续保持第一名的位置;OPPO手机的用户规模占比达到17.2%,位列第二;华为以16.8%的份额位列第三。相比之下,酷派的用户规模仅仅只有1.8%。 酷派为什么会衰落? 根本原因就在于创新乏力。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连苹果手机都要快速迭代,才能吸引用户,站稳脚跟,更不要说在技术、专利方面稍显落后的国产品牌。酷派最出名的手机就是大神系列,在此之后,酷派再也没有拿出为市场青睐的产品。加上华为、小米、OPPO、vivo等品牌的夹击,酷派优势渐失,徘徊在边缘地带。 酷派的衰落代表了部分国产手机品牌的缩影。除了酷派,金立、魅族、联想的手机市场份额也逐渐边缘化。此前金立曾传出资金链紧张,企业遭遇了大裁员。魅族也传出裁员的消息,其2017年裁员10%左右,2018年将继续裁员。和酷派一样,这些手机品牌的落后也和创新不足缺乏关系。它们擅长的不是创造新概念,而是跟风和模仿。在今年3月,许多国产品牌纷纷发布新机。这些手机全都采用了18:9的全面屏,并且模仿iPhoneX的刘海设计,甚至宣称刘海比iPhoneX的更窄。手机品牌一窝蜂做刘海屏手机,一眼看上去几乎没有任何差异,这样的手机能提起用户的购买兴趣吗?显然很难。随着尾部手机品牌的销量越来越低,导致它们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弱,结果就是产能不足。若品牌本身的号召力就不强,还要被迫大力投入营销,结果只能是入不敷出。 这么看来,那些落后的国产手机品牌是不是就没有反超的机会了? 笔者以为,虽然难度很大,但仍有机会。首先,这些品牌应该投入真金白银进行技术研发,用真正的“黑科技”打动用户,而不是过度关注手机的外形。其次,开拓海外市场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在国外手机市场的良好表现,将为提升品牌价值背书。最后,随着5G时代的到来,各大手机厂商也可以通过布局5G网络的商用开拓新的市场。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说,未来世界手机市场只会剩下苹果三星和华为,未来的手机市场,一定是寡头竞争的市场。这一预言会不会被打破?酷派等国产手机品牌能否翻盘?还有待时间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