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WC 2019上,Nokia发布5镜头手机Nokia 9 PureView,三星推出6镜头手机三星Galaxy Fold,镜头数量虽然在逐步提高,但拓墣产业研究院陈欣仪指出,镜头硬件升级有限,加上潜望式结构、软件运算的进步、成本与手机空间等考量,预期后置超过四镜头手机占比不会快速增加。 蜂鸟网手机摄影频道主编张璋告诉燃财经,在未来,厂商会逐步优化现有模块的性能,发挥他们全部的能力,而超广角、主摄和长焦是比较合适的搭配。 “国产手机主要采用索尼的相机模组,OPPO、vivo、一加等手机主要使用索尼IMX586模组,苹果有一个专门相机开发的团队,也是和索尼合作,但是从不公布细节。华为曾和索尼共同开发过相机模组,这一点值得肯定。”张璋说。 相机硬件上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相机模组的开发和创新,如何在相机上做出差异化,相机调校和软件适配也是重要一环。 苹果在iPhone 11上推出了影院级的防抖功能、华为在Mate 30系列上推出了7680fps超高速摄影,小米9推出了960帧超级慢动作录像……张璋表示,以前很多国产厂商很多喜欢直接购买软件算法,进行相机的适配和调校,在镜头模组受限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主动优化相机算法,通过AI等手段提高前后置相机的表现。 明年的手机相机会继续跟随硬件的节奏迭代升级,但在软件上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玩法,夜景模式将成为手机的标配功能,AR功能会逐渐普及。随着5G的发展,针对于视频拍摄方面的优化和开发也会成为厂商们的必选项。 手机厂商拼服务、软实力 快。这是当前5G用户最直观的感受。据华为官方放出的搭载巴龙5000基带的华为5G终端设备5G CPE Pro的实测表现,它的峰值速率达到了3.29Gbps、平均速率达到了3.22Gbps,三秒钟就能下载超过1GB的高清视频。 但是,厂商让手机变快就足够了吗? 快并不是手机用户的刚需。目前,在4G信号正常的网络下,也可以做到流畅观看视频,短期内5G的手机费用和套餐费用会比较高,对于用户来说可能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表示,“5G真正的应用场景,80%应该是用在物与物的通信,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远程医疗等领域。对广大用户而言,4G手机够用了,不光是打电话、发短信,包括上网、看视频,都是足够的。” 当5G+AI+物联网,生态和基建都完善时,手机会成为未来消费者的信息中心。厂商要拼的其实是软实力,而他们也早已开始布局。 雷军曾宣布要在五年内向AloT领域投资超过100亿人民币,启动“手机+AloT”的双引擎战略。目前小米生态链公司数量已经达到100家左右。在5G通信方面拥有技术优势的华为也在布局,主攻AloT的方舟实验室、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这些都是他们的筹码。 除了手机玩家自我研发,第三方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 爱奇艺总裁龚宇认为5G的两大价值在于高带宽和低延迟,5G的主要应用场景除了大家普遍认可的无人车还包括VR视频等。 快手科技副总裁林粼表示,在游戏直播领域里面,5G会带来新的机遇,无论是高清虚拟人物形象设计还是开放式互动游戏设计,对游戏设计本身的挑战和变化也是巨大的。 游戏发行商育碧CEO Yves Guillemot表示,“我们今天还是很依赖那些云服务提供商,随着5G技术的发展,服务器和带宽的成本降下来以后,游戏行业的商业模式也会彻底地改变。” 科技、文娱、游戏、教育……厂商仍需继续加码,扩大他们的“朋友圈”。在张峻恺看来,5G会真正把物与物连接在一起,物联网的单个节点数据量不大,但是物联网数量很多,可以把这些数据都放在单点云上,就近寻找节点进行计算,把结果上报,手机终端只负责接受讯息。“未来的手机应该会只有一个屏幕和通信模块,再搭配其他的功能模块。” 总的来说,在5G建设阶段,手机除了速度快之外,用户在其他方面感受到的变化并不大。但随着物联网设备入网、5G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提高,手机会逐渐成为用户的计算中心,手机的形态也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告别手机这一称谓。 结语 从1973年摩托罗拉发布第一款手机至今,手机已陪伴我们快半个世纪。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07年1月9日,美国旧金山。乔布斯正站在MacWorld大会的舞台上,穿着他标志的牛仔裤加黑色套头衫。 “今天,我们将要一次性发布三款革命性产品!”乔布斯身后的Keynote上展示了三个图标,一个是可触摸宽屏的iPod、一个是移动电话、另一个是上网设备。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它是一个设备,那就是iPhone。 “此前的30年只是开始,欢迎来到2007!”这是印在苹果发布会邀请函上的一句话。iPhone赶上了互联网的浪潮,它彻底重构了掌上设备与人的交互方式。 站在4G和5G交替的风口向后看,4G通信量级的提升已经完全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5G风来,是把眼光停留在对手机的精雕细琢,还是颠覆一切?在新的信息体量下,5G或许是一个改变世界的机会。 放在手上的小小设备,不只是开启全新生活的一把钥匙,还承载着一代代人对科技的梦想。 此前的50年只是个开始,欢迎踏入2020。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虎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