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新增贷款合计达5.9万亿元,其中,对公贷款达到2.84万亿元、个贷为2.48万亿元,票据贴现贷款是0.53万亿元。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指出,具体来看,“工行、建行、农行、中国银行上半年新增贷款3.34万亿元,对公占比较高;而上市股份行新增贷款1.65万亿中,个贷高于对公,这也与很多股份行大力推动零售转型相关。” 在他看来,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阶段进入中高速阶段,制造业及批发零售业不良爆发,使得银行对这两个行业的信贷投放趋于审慎;与之对应的是,随着居民收入增长,零售银行重要性与日俱升,商业银行出于商业考虑,纷纷加大零售转型,个贷增长明显提速。 上半年住房按揭贷款余额达24万亿 可以发现,各家银行披露的个贷投放中,个人住房按揭的贷款余额普遍占比在7成以上,仍居于主流。 天风证券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个贷新增2.48万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新增1.66万亿元;此外,还有对公贷款中的房地产企业行业贷款5949亿元,合计占比达38%;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整体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24万亿,较2012年末的7.28万亿增加了2倍多。 具体到各家银行来看,部分银行个人按揭贷款增速依然稳健、不过已有所放缓;而部分股份行的个人消费贷、信用卡透支余额增速较快。 建设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稳步增长,其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个人贷款和垫款 61,328.51 亿元,较年初增幅 5.02%。其中,个人住房贷款50,554.29 亿元,较年初增幅6.35%;信用卡贷款6,721.48 亿元,较上年末增幅 3.19%;个人消费贷款 1,682.70 亿元,较年初降幅 19.92%。 农业银行个人贷款比上年末增加4,017.83亿元,增长7.1%。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 3,254.72亿元,增长7.1%,主要是用于满足居民家庭自住购房融资需求;个人经营性贷款增加859.81亿元,增长39.8%,主要是e抵快贷、经营快贷等普惠领域线上贷款产品快速增长所致。 半年报显示,平安银行上半年住房按揭贷款1880亿元、比年初增长了约3%;相比之下,该行信用卡应收账款约5110亿元,比年初增长了7.96%,在该行上半年贷款总额中占比也高达24.5%,而该行企业贷款余额的同期占比也才41.2%。2019年上半年,平安银行信用卡总交易金额 1.62万亿元,同比增长 34.1%。 报告期内,兴业银行个人住房及商用房贷款占比较上年末下降 0.4 个百分点,个人经营贷款较上年末上升 0.44 个百分点,信用卡较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 四家银行个贷不良率上升 个贷业务的发展,改善了银行的营收结构。 今年上半年,农业银行个贷利息收入1089亿元、同比增长19.1%,主要原因就是,长期贷款占比上升以及存量贷款重定价后利率上升,平均收益率上升了9个基点;建行、中信银行等均在半年报中提及,个贷余额及收益率提升带动利息收入增长。平安银行称,上半年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平均收益率较高的个人贷款规模和占比增加,且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利息收入增加,带来生息资产收益率有所提升。 报告期内,中信银行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6.62%,较上年末提升0.42个百分点;部分银行如浙商银行个贷余额的平均收益率甚至高达7.1% 不过,个贷不良率也有所提升。记者看到,公布个贷不良率的5家银行中,仅中信银行有所下滑,其余四家银行个贷不良率均有抬升。 建设银行正调整其资产结构,该行上半年信用卡贷款6721.48亿元,较上年末小幅增加3.19%;个人消费贷款1682.70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减少19.92%。报告期末,建行个贷不良率为0.46%,较年初上升了0.05个百分点;信用卡贷款不良率1.21%,较上年末增长0.23个百分点。 兴业银行期末个人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上升 0.02 个百分点;其中信用卡累计实现交易金额9053.77亿元,同比增长 30.98%,信用卡贷款不良率比年初上升了0.2个百分点至1.26%。 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余额不良率较年初上升了0.02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上升了0.06个百分点,新一贷不良率上升了0.13个百分点,汽车金融贷款上升了0.08个百分点;同时,转型大零售的平安银行上半年信用卡总交易金额高达1.62万亿元,同比增长34.1%;信用卡应收账款不良率 1.37%,较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该行表示,自2017年底开始提前进行风险政策调整,重点防范共债风险,同时针对共债、高负债及高风险地区客户采取额度管控、谨慎授信等措施,有效控制并降低了高风险客户占比。 招商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下滑了0.05个百分点至0.74%,其中小微贷款和住房贷款的不良率下滑明显,不过受共债风险等外部因素影响,信用卡贷款不良率 1.30%,较上年末上升 0.19 个百分点。该行称,剔除信用卡,报告期内新生成零售不良贷款中抵质押占比达 76.00%,抵质押率41.65%,绝大多数新生成零售不良贷款具有足额抵质押品作为担保,最终损失相对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