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手机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手机产业折叠屏竞争拉开序幕 折叠屏手机量产难的六大问题(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03
摘要:其次是盖板,目前的手机屏幕盖板方案均采用玻璃材料,玻璃虽然可以做得很薄,也能实现一定的弯折度,但即便是可以实现可折叠,也很容易碎裂。所以可折叠屏的盖板就必须要采用高分子薄膜来实现。目前具备折叠屏CPI盖

  其次是盖板,目前的手机屏幕盖板方案均采用玻璃材料,玻璃虽然可以做得很薄,也能实现一定的弯折度,但即便是可以实现可折叠,也很容易碎裂。所以可折叠屏的盖板就必须要采用高分子薄膜来实现。目前具备折叠屏CPI盖板生产能力的厂商主要为韩国科隆工业、日本住友化学以及韩国SKC三家材料大厂。

  最后是高性能的OCA光学胶,这是实现可折叠屏的关键。对于折叠屏来说,其屏幕的折叠处需要承受20万次的折叠而不出现问题,这就要求OCA胶也必须能够承受20万次以上的弯折而功能不受影响,在弯折和摊开过程中还需具备一定的流动性,同时又要保持黏性不脱胶,因此技术难度相比于以往大幅提高。

  从中可以看出,日本企业在屏幕上游原材料供应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过,现在韩国的屏幕厂商也正在遭遇一些困境。昨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决定从7月4日起,将限制对韩国出口日本半导体核心上游原材料、智能手机及电视等显示屏的核心原材料。其中就包括了含氟聚酰亚胺,这种用于制造可折叠屏生产的OLED显示器部件材料。

  除了屏幕之外,还有一项关键的技术就是铰链技术。它的作用是如何让屏幕在开合下保持屏幕的平整性,这也是保障折叠屏手机用户体验非常关键的一步。好的铰链设计的评价标准是,在保持屏幕开合平整的状态下,当上下两层结构贴合在一起,从侧面看弯曲的部分是平整的,没有缝隙。如今,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三款折叠屏手机,这三家也都采用了自己的铰链技术。

  说到铰链,在笔记本电脑上已经有了一些尝试,比如微软的Surface Book。它的屏幕可以取下来当平板使用,因此比传统笔记本的屏幕更重。而为了让底座更好地支撑这块屏幕,开发团队设计了一个地毯式的铰链来作为承重点,但这种结构注定无法让上下两层很好的合拢。柔宇推出的柔派的铰链设计,与微软的这种设计理十分相似。但折叠屏手机在展开后,要看到是一整块的显示屏,这对屏幕的强度和耐用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折叠手机的开合频率远远高于笔记本电脑,如何让铰链经久耐用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手机厂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三星表示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聚合物保护层,这是一种塑料薄膜材质,可以使屏幕更具韧性和耐用性,还能解决易脆的问题,同时厚度也比传统手机使用的屏幕薄50%。在铰链结构上,三星也下了一番功夫。它的内部是一种互锁齿轮设计,从演示图上,更像是将左右两层嵌套在了中间的铰链结构上。

  华为在发布折叠屏手机的时候,也重点强调了铰链的研发非常关键。仅是这个铰链的设计,华为就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其中更是拥有超过100个组件,才得以实现无缝的折叠。

  折叠屏手机量产难的六大问题

  既然,折叠屏手机已经在手机圈引发了如此高涨的热潮,但为何迟迟不见其上市呢?通过走访产业内人士后发现,折叠屏手机由于屏幕的创新方式,在上市前遭遇了量产难的困境。而在影响折叠屏量产的因素中又有六个因素非常关键。

  第一,屏幕良率低。从传统手机到可折叠手机,零部件的成本都在大幅度增高。折叠屏手机中最关键就是这块屏幕了。传统的LCD不可折叠,因此想要实现折叠屏就需要才有OLED屏。而目前,OLED屏幕也处于崛起早期,能够OLED屏的厂商屈指可数。最终的是,其生产良率还达不到LCD的成熟度,这也是折叠屏量产难的核心问题。不过,今年5月,京东方高级副总裁张宇曾在采访中表示,京东方柔性屏的良率已达到70%,所以从现阶段来说柔性屏的良率已经取得了突破。

  第二,盖板材料产能有限。目前盖板材料主要由住友、SK海力士等国外厂商垄断,而这些厂商的产能有限。如果在屏幕供应链上游的韩国和日本如果真的不能够友好合作,对全球OLED屏幕产业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第三,屏幕不能太厚。折叠屏作为一个新的产品形态,不同手机厂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折叠设计方案,不过,折叠屏折叠部分的折叠缝隙问题是任何一个厂商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屏幕设计的太薄太软,折叠部分的缝隙就没办法去除掉,如果屏幕太厚太硬又会增加弯折的难度。

  第四,摄像头模组需要重新设计。由于折叠方案设计难度较大,而用户对手机轻薄度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对摄像头模组这些关键元器件均有较高要求。这也意味着,在保证摄像头优质像素的前提下,还要将摄像头模组做得更小、更薄。这就需要手机厂商和供应链企业打深入配合。

  第五,续航能力需要提升。手机作为与用户日常交互时间最长的消费产品,续航能力在不断被提升。一般来说,业内主要有大电池和快充两种方案。但折叠屏手机上,在屏幕变大后,提升整机的续航能力,还需要手机厂商和供应链企业思考更多的方案。

  第六,散热问题不容忽视。大屏幕不仅对续航能力提出要求,对手机的散热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考验。手机厂商需要在控制手机厚度的情况下,设计更有效的散热方式,这其中还需要更多优质的材料供应商的参与。

  而在市场竞争上,折叠屏手机并不具有价格优势,三星和华为的折叠屏手机售价都在1万以上,而如今定位高端系列的安卓机售价也不过在6000左右。因此,折叠屏手机现在吸引的只能是小众用户,前沿科技的尝鲜者。而率先推出折叠屏手机的也正是头部的大厂,目的则是秀肌肉和实力。

  手机产业折叠屏竞争刚刚拉开序幕

  从诞生到真正走向量产,折叠屏手机经历了坎坷的上半年。在这个过程中,手机厂商在折叠屏这种新产品形态上,遭遇了量产难的困境。如果深究其原因则是在技术上的不成熟。即便是三星这种能够在屏幕上制霸产业链的巨头,也必须面对折叠屏在量产过程中,这些绕不过去的坑。

  从三星Galaxy Fold正式入网工信部以及华为透露其折叠屏手机Mate X将于7月底上市可以看出,现阶段折叠屏产业已经跨过了量产的基本障碍,离走向市场越来越近了。

  不过,折叠屏手机目前仍是头部手机厂商们秀肌肉的一个重要产品,如果说手机厂商现阶段指望着靠折叠屏手机大赚一笔还不现实。但从三星、华为、苹果等重手机厂商的动作,以及谷歌近日获得折叠屏专利入局折叠屏来看,折叠屏在手机产业的竞争正日益激烈,而这场竞争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