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手机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越滑越焦虑” 台湾青少年沉迷手机引关注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4
摘要:中新社台北6月12日电(记者欧阳开宇刘舒凌)为防止学生上课玩手机,台北华江高中老师张庭堃绞尽脑汁,无奈之下在教室里放一个“停机坪”。“如何教导学生合理使用

原标题:“越滑越焦虑” 台湾青少年沉迷手机引关注

  中新社台北6月12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 刘舒凌)为防止学生上课玩手机,台北华江高中老师张庭堃绞尽脑汁,无奈之下在教室里放一个“停机坪”。

  “如何教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值得家长和老师重视。”张庭堃12日在台北对中新社记者说,他每天都会督促学生将手机放进由编号布袋组成的“停机坪”、放学后再取出。

  时下,越来越多台湾青少年沉迷于手机和网络世界。最新一项调查显示,九成多青少年使用的手机可上网,六成多没有手机就感到“很无聊”,年龄越大越是“机不离手”。

  台湾金车文教基金会最近面向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学生开展一项手机问卷调查,取得了3017份有效问卷。数据显示,青少年使用手机主要是观看视频、在线聊天及电玩游戏。

  “低头滑手机、越滑越焦虑。”金车文教基金会总干事曾清芸指出,移动网络让青少年生活更为便捷,无形中增加了使用频率及依赖性。

  调查显示,超半数高中生每天使用手机超过3小时(54.7%)。使用习惯方面,手机没电最让青少年感到不安(55.9%),超过半数青少年(55.9%)手机电池剩下40%电量就想充电,34.8%高中生每天携带移动充电器。

  “确实有些同学因为担心手机没电,会随身携带两到三个行动电源,没有网络会感到失落,并设法跟朋友借用网络。”华江高中学生孙梓云说。

  来自台湾师大附中的学生洪瑞谦对记者说,他每天平均花费3小时使用手机,手机没电就会觉得“无事可做”,也曾为手机与父母争吵,现在努力做出改变。

  金车文教基金会将这种现象称为“无机恐慌症”。曾清芸说,处在移动网络时代,科技固然重要,但不可忽视其工具本质,过分依赖只会造成反效果。

  曾清芸认为,反效果首先体现在青少年的课业上,很多学校缺乏手机管控机制,尤其在高中课堂,课堂“滑手机”是常见情况,已成为一种教学困境。

  张庭堃深有同感,除设置“停机坪”外,他准备与学生“约法三章”,如上课使用手机被发现,会被暂时代管;对屡劝不听者,将与家长联系;透过适当吓阻,尽量减少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频率。

  一段时间以来,青少年沉迷于手机及网络的问题引起台湾舆论广泛关注。“学会自律比父母、老师的限制更具约束力。”透过媒体的镜头,孙梓云对广大青少年说。(完)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