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苹果还很擅长通过“降本”和“涨价”提高利润水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iPhone 硬件成本在售价中的占比,已从初代 iPhone 时的 46% ,压缩到 34%;同时。iPhone 的平均销售价格(ASP)也从 549 美元上涨到如今的 724 美元,涨幅达到 35%。 比起“降本”和“涨价”获取高利润的手法,消费者诟病更多的是苹果产品中的内存空间涨价幅度。据彭博报道,这也是iPhone中最赚钱的部分。以iPhone11 Pro Max 64GB、256GB、512GB为例,三个内存规格的价格差分别为1300、1800,3100元。 一名iPhone第三方维修店店主对花朵财经表示,iPhone11Pro Max 64G的内存成本价格差大约是150元,与512G的成本价格差大约是850元左右,而苹果定下的内存差价高达3100元。 尽管苹果内存升级的巨大差价招来了不少抨击,但iPhone每年疯狂的出货量说明,边骂边卖的人也不少,毕竟苹果流畅的系统、强大的生态以及品牌保值溢价能力确实叫人欲罢不能。 显然苹果的“暴利”法则奏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