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广东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1
摘要:日前,一则“教育部批复同意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升格’为珠海校区”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北师大珠海校区将与北京校区同水平、同标准,互补借力、错位发展。

原标题:办好教育 引领未来

  日前,一则“教育部批复同意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升格’为珠海校区”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北师大珠海校区将与北京校区同水平、同标准,互补借力、错位发展。

  这意味着,今年广东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持续增加,更多考生有机会在家门口上好大学。不少教育界专家观察到,广东在国内新一轮教育大发展中,努力破解人口多、底子薄和不均衡的区域教育难题,走出了一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

  教育是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民心工程,也是引领未来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广东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和国际教育示范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优先发展??“有学上”“上好学”

  洗衣机、洗衣台、热水供水设备……在清远市连南民族小学的学生宿舍内,现代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学校现有1100多名寄宿学生,每两周回一次家,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该校办公室主任李忠明欣喜地说,去年连南县投入1282万元改造修缮寄宿制学校,民族小学正是受益学校之一。

  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正从“痛点”变成“亮点”,2018年—2020年,省财政计划投入22亿元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奖补,公办寄宿制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也提高到每生每年350元。

  全省教育“一盘棋”发展,不让一所学校、一个孩子掉队,是广东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和共识。连续20多年,广东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位居全国首位,去年达44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7%,其中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3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1%,占总投入约75%。

  持续增长的教育投入,不断完善的教育政策,确保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一年多来,广东先后出台了《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行动方案》《关于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意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让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

  随着政策落地,改变悄然发生:公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75.83%;新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开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试点,韶关、清远、河源、梅州4市新增寄宿制学位数超1.36万个;特殊教育学生同比增加3820人……靓丽数字的背后,是教育资源越来越优质、学习路径越来越多样。

  两年多来,广州成立了39个教育集团,覆盖学校202所、学生27万人。广州市六十五中与桃园中学、金桂园小学等10所学校成立了紧密合作的教育集团,该教育集团总校长袁成感慨地说,成员校共享先进办学理念、优秀骨干教师和优质教学资源,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校。

  改革探路??构建“新时代新教育体系”

  “肇庆学院入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大学科技园也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自去年入选“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建设高校后,“偏安一隅”的肇庆学院激发了改革活力,副校长王忠对学校发展的信心大增。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一跃成为经济强省,但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广东一直在思考,如何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答案是“改革”——

  敢于壮士断腕,回应社会关切。广东推出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完善校内课后服务、规范校园学习类APP管理、民办学校分类登记管理和规范招生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大礼包”,缓解社会教育焦虑症。

  “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校内课后托管服务,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以前孩子周末有1.5天在外上课,现在可以空出来游玩放松。”广州学生家长马晓莉深有感触。

  牵住“牛鼻子”,装上强劲引擎。广东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基于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录取、英语实行听说考试等系列改革;大力实施“强师工程”,推进“新师范”建设、教师职称制度等系列改革,激活了教师队伍活力,为教育发展装上强劲引擎。

  “乡村学校‘招师难’问题正在得到解决!”梅州市平远县实验小学校长刘福传认为,中小学“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让老师流动起来,激发了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啃下“硬骨头”,直面服务经济社会痛点。广东率先在全国启动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还启动了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和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全省高校2017年有专利30020件,较上一年增长22.8%;本科高校现有73个产业学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新增技术技能人才70%以上由职业院校配置,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之一东莞理工学院与东莞市长安镇共建产业学院——先进制造学院,去年与52家智能制造优质企业签订了科技服务合作协议。“产业学院建到哪里,产业升级就到哪里。”该学院院长孙振忠表示,作为拥有独立法人身份的现代产业学院,展现了巨大活力。

  拥抱新技术,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驱动下,广东开展“爱种子”教学改革试点,与华南师范大学共建“广东省基础教育与信息化研究院”,把新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推进教育公平、均衡与优质发展。

  两年多来,广州市从化区试点“爱种子”教学改革,“互联网+”教育新形态正在改变乡村小学学生的命运。北星小学英语教师谢银彩表示,“爱种子”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强,老师快捷获取数字化教学资源,教与学相得益彰。

  ……

  有坚守有继承,有改革有创新。有教育专家认为,广东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新征程中,探索构建的“新时代新教育体系”呼之欲出,新技术使教育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教学改革处于相同起跑线上。

  引领未来??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与澳门大学签署本科生2+2联合培养项目协议。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双向双学位本科联合培养项目,开拓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提出打造教育高地和人才高地,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

  ——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要发挥粤港澳教育交流的地利人缘之便。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