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教育公平:基于学生视角的国际比较研究》是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两位教授从小学生的视角对教育公平的世界比较研究,报告了欧洲六个不同国家的小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儿童,在校内外的经历对他们正义感的形成和判断标准的影响,从中阐释对学校作用反思及其实际意义。本书中的许多实证研究来自于作者对欧洲教育系统公平性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撑起教育的半边天:乡村女教师口述史 作者:郑新蓉 胡艳,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简介| 本书呈现了16位乡村女教师的成长故事与职业历程。她们绝大多数来自偏远农村,通过接受教育走上教师岗位,并长年坚守在乡村教育的*线。她们的年龄跨度从27岁到78岁,不同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变迁在她们身上留下了鲜明的烙印。她们的生命际遇不同,但都受益于一些关键他人的影响,如教师、父母,这也是促使她们走上教师岗位的一种推力。她们身上都有非常鲜明的个人能动性,面对各种困境、挑战以及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她们展现出了女性特有的韧性。她们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在教育教学中做了很多努力,给乡村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她们努力在自我成长、家庭生活和职业发展中寻求平衡和契机。她们用自己生动、立体甚至是略带矛盾性的故事,解构了乡村女教师的符号化刻板印象,丰富了我们对乡村女教师和乡村教育的理解。 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理论与方法 作者:王战军,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简介| 监测评估是一种新的评估类型。本书是系统研究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学术专著,全面阐释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并从多个角度进行翔实的案例研究。书中导论部分概括全书的主要内容。*章到第三章为理论篇,基于评估原理,探讨新技术背景下监测评估的基本理论问题,对其发展动因、基本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详尽阐述。第四章到第六章为方法篇,从一般方法的角度,构建监测评估的基本方法体系。第七章到第十一章为案例篇,将监测评估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多个案例。第十二章展望部分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憧憬未来高等教育、教育评估及监测评估发展的图景。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9版) 作者:美维尔斯马,于尔斯,袁振国 著,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简介| 作为本领域的经典著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阐释了研究过程中从选题到研究工具的所有核心问题。重点讲解了研究问题的基本范式、*文献的引述、恰当研究设计的选择,以及研究报告的撰写和评价。其中,对定量和定性研究设计作了详细讲解;对测量,抽样和统计方法等研究工具和手段问题也进行了介绍。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 作者:高文 徐斌艳 吴刚 高文,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简介|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关于教育中建构主义的理论与理论基础研究,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学习、课程与教学,建构主义与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建构主义课程与教学案例研究,关于建构主义教育的反思与建构五个部分,为不同层面的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深入理解建构主义教育提供了全景式的参照。建构主义以人类历史的长时间视点、人类实践的宽维度关照,提出了知识和学习的建构性特点,解释了知识的生产和学习,从人类整体看和从个体的人看,何以可能,探讨了如何以此为基点对学习和教育进行设计。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 作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 杨东平 杨旻 黄胜利,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简介| 本书重点关注了基础教育治理与新高考改革,研究了中小学生减负、校外培训机构规范与治理、新高考改革经验与反思等热点议题,盘点上海与山东的区域教育管理改革、两岸教育创新动态等创新实践,讨论了农村教育出路、高校“双一流”建设、高职教育发展等重要问题。教师眼中的教育、中小学生自杀问题、城乡教育分化下农村学生的教育获得等报告勾勒出年度教育调查的丰富面貌。 中国STEAM教育发展报告 作者:郑葳,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