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报
杂 志
人民日报 2019年09月25日 星期三 欢迎您:用户ID名称
往期回顾 人民网检索 《人民日报》数字报取消收费的通知 返回目录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25日 14 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7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始终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学生资助不仅促进了教育公平、社会公平,促进了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而且在人力资源开发、扶贫脱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中国成立70年,是学生资助促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70年 学生资助助力新中国教育事业迅速兴起。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为推进教育事业快速起步,面对经济基础极度薄弱、人民生活水平极度低下的现状,我国创立了社会主义学生资助制度。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先后实行了供给制、人民助学金、学杂费减免等资助政策,为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上学提供了一定保障,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主动送子女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从1949年到1978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从不足0.4%提高到10.6%,小学净入学率从20%提高到9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从3.1%提高到66.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1.1%提高到35.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0.26%提高到2.7%。 学生资助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在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党和国家始终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摆在重要位置。这个时期,资助政策有了一定调整,受助人数仍然较大幅度增长,使更多的孩子能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为普及义务教育和扩大非义务教育发展规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从上世纪80年代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教育支付能力来看,没有国家资助,教育优先发展就很难落到实处,教育规模就很难实现快速扩大。 学生资助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了质的飞跃。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把学生资助作为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不断出台和完善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决心和力度前所未有。即使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下行压力,党和政府仍然向社会庄严承诺: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国家促进教育公平的决心不会改变,扶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措施不会改变,保障每一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不会改变。党的十八大后,国家对学生资助政策出台和完善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财政投入进一步快速增加。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在制度上基本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使教育公平这一崇高理念落地生根。 新中国成立70年,是学生资助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不断提升的70年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70年来,我国实现了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正在跨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回顾70年来的发展历程,学生资助对提升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生资助促进了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升。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口文化程度很低,全国80%的人口都是文盲,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足20%。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通过实施国家资助保障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使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有了质的飞跃。1964年至2018年,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92年提高到9.26年;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7%提高到29.3%;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0.4%提高到13.0%;文盲率由33.6%下降到4.9%。 学生资助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增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的供给制、人民助学金制度,到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步实施的助学金、奖学金、临时困难补助等多项资助政策,基本保证了在校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营养需求,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国家启动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普遍改善了农村地区学生(儿童)的营养结构。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跟踪监测,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男、女生各年龄段的平均身高比2012年增长1.9厘米和2.0厘米,平均体重增加1.3千克和1.4千克。 学生资助促进了我国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学生资助政策在突出助困的基础上,兼顾了导向功能。如1955年我国全面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时,对国家急需专业学生,在资助范围和标准上都给予倾斜。1986年人民助学金改革为奖学金和贷学金后,设立专业奖学金和定向奖学金,专项用于资助特殊专业和到艰苦地区行业工作的学生。2007年以后,我国出台了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免(公)费师范生、服义务兵役学生教育资助、中职学生资助等一系列引导性资助政策,有效改善了我国的教育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流向特殊行业、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满足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是学生资助助力扶贫脱贫不断推进的70年 70年来,从奋力解决温饱、大力加强扶贫开发,到全面脱贫攻坚,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回顾70年的发展历程,学生资助在助力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