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以校为主”就是确定了教育发展联盟是研究苍溪教育发展、促进学校管理、激励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民间学术交流组织,由两所以上的学校自愿组成,学校是联盟的主体,教科部门鼓励联盟学校根据各自优势组成学校发展联合体,破解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而在联盟管理、评价和服务上,则体现“县域统筹”的思路和方法。苍溪县在全县各学区成立了9个教育督导站,作为教科部门派出机构,设置专职管理和教研人员,帮助联盟统筹、整合、引进优质资源,组织联盟进行论坛、赛课等交流活动,组织专家、名师、名校长对联盟运转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纳入学区和学校的目标考核成绩。 教育督导站对联盟学校“既引”“又导”“还管”,为学校共享优质资源搭建了平台,又减轻了学校、教师因为联盟管理产生的负担,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营造了区域内的学术研究之风。 去年,东青学区教育督导站在组织联盟教师赛课中,创新采用“讲、说、评”三位一体的比赛模式,要求三个青年教师为一组,共同研究题目之后进行分工,一人讲课、一人说课、一人评课,对参赛学校和教师触动很大。今年,在东青学区各个学校,都把这样的模式引入到校级赛课当中,极大提升了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县教科部门分管人事师培工作的负责人说:“为强力推进学区教育发展联盟工作,印发了《苍溪县学校干部队伍管理办法》和《苍溪县学校教师队伍管理办法》。在编制管理、干部选聘、教师交流、人才招引、师资培训、名师送教、职称激励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苍溪教育质量连续34年领跑广元市,先后成功创建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随班就读实验县、全国学前教育先进县、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县等殊荣。 苍溪的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机制不仅是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推手,而且是一所学校、一个组织持续健康成长的保障。从这一层面而言,深入推进学校联盟化、一体化发展,既是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实现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深度变革,也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在苍溪县的视野当中,基于教育发展联盟机制创新,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基础工程:扎根地区发展实际,既为学校改革探索“放权”,又强化服务引导,通过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厘清关系、理顺矛盾,让学校改革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苍溪教育矫健地步入风华正茂的青春时代,苍溪县正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昂首阔步迈进。(邓家勇 张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