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山区教育大县“向强迈进”的秘诀(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29
摘要:唤马剪纸是流行在苍溪唤马镇的一种民间剪纸艺术,是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唤马镇小学依托剪纸艺术,实施校本教研,培养专职剪纸艺术教师,开展剪纸课程,构建以剪纸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小小的剪纸,成

  唤马剪纸是流行在苍溪唤马镇的一种民间剪纸艺术,是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唤马镇小学依托剪纸艺术,实施校本教研,培养专职剪纸艺术教师,开展剪纸课程,构建以剪纸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小小的剪纸,成为这所农村学校开展美育和特色办学的重要突破口。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构建教育发展联盟倡议下,唤马镇小学牵头成立了“唤马剪纸教研联盟”,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合培训、研讨活动,派出教师指导教学。目前,这一校园特色课程已经辐射到全县30多所各级各类学校。

  与唤马小学模式类似的,还有位于县城的陵江镇二小,这是一所足球特色学校,是国家教育部门首批青少年足球建设单位,也是四川省足球示范学校。陵江镇二小校园内的“足球氛围”特别浓郁,除了开展常规的足球课程、训练、比赛,还以足球文化作为校园特色,师生人手一个足球,上足球课程、练足球体操。

  2018年,陵江镇二小牵头组建了苍溪县校园足球联盟,除了派出专业足球教师给成员学校授课、培训教师,还组织学校间的联合训练和县级联赛。一时间,足球运动在苍溪蔚然成风。

  地处苍溪北部山区的永宁镇中心小学,是首批实施“苍溪县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学校之一。智慧教室、VR虚拟教室、机器人教室、航模教室、3D建模打印教室、校园电视台、名师课堂、书法教室、非遗传承工作室、天文台、手工根艺室等活动阵地一应俱全。学校积极引入成都实验小学、广元实验小学等省市名校资源,成立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着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充分发挥学校在学区联盟内的辐射引领作用,借助教育信息化,通过在线教研、名师课堂,坚持开展以“提升技能,学培促动;聚焦课堂,同伴互动;专家引领,示范带动;资源共享,多方联动”为主要内容的学区联盟交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学区抱团发展,促进了办学水平有效提升。2017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四川省文明校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18年12月学校成功承办了四川省第三次教育信息化现场会,与会专家和领导对学校“纵引横联,助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输出经验的同时,唤马小学、陵江二小、永宁小学等学校也在陵江镇中、陵江三小、陵江四小、五龙小学、禅林小学、烟峰小学、中土小学、双田小学、王渡小学等学校的特色课程联盟中不断获益。

  陵江一小是一所城区优质学校,拥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教研名师。依托教研资源,陵江一小牵头成立“校本研修共同体联盟”,通过接收成员学校教师跟班学习、开展同步教研、派出名师参与成员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提升薄弱学校课程开发能力。唤马镇小学的剪纸课程和文化、运山镇小学的武术课程和文化、龙山镇小学的泥塑课程和文化、云峰镇小学的锣鼓课程和文化,都在这样的机制下不断发展壮大。

  “能否实现合作共赢,是实现联盟学校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苍溪县教育和科学技术部门负责人说,城市学校有城市学校的优势,乡村学校有乡村学校的特色,不论是“以强带弱”还是“强强联合”,都必须构建“合作”的机制,形成“共赢”的效果,建成学校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才能形成持续不断的良性互动。

  在这样的思路下,苍溪县的教育发展联盟既有学区、学科内的,又有跨地区、跨领域的,还有基于特色校园文化、课程的,层次丰富、形态多样,一所学校、一名教师可以是多个联盟的成员,能够把每所学校核心的优质资源更大限度复制“扩容”,既“美美与共”又“各美其美”。

  苍溪是雪梨之乡、红心猕猴桃之乡,每年春秋两季,梨花盛开、桃果飘香。三川镇中心小学结合农村实际,开发出以认识植物、种植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课程,构建以农耕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出建设“一校三园”:既是学习的“学园”,又是实践的“农园”,还是活动的“乐园”。

  每到这时,位于县城中心的陵江小学会联合“盟友”三川镇中心小学,把自然课、科技课、劳动实践课的相关部分,放到田间地头,城乡学生一同开展研学,在自然中学习、感悟。

  过去,城镇学校场地狭小、环境受限,而教育发展联盟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城乡互动、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在这样的格局下,过去彼此分隔的“小学校”“小课堂”,如今变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大学校”“大课堂”。

  “我县9个学区教育发展联盟成立以来,县教研室加强了对各学校教研指导的力度,改进了小微学校教研力量薄弱、手段单一等问题,使全县学区教育发展联盟实现了研训工作实效化、示范交流常态化、资源共享一体化、教学管理联盟化、实践活动同步化。”县教科部门分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说。

  “以校为主,县域统筹”

  激发基层创新,促进优质均衡

  今年9月,苍溪县三川中学的学生们惊奇地发现,讲台前的化学教师张兵,竟然是隔壁三川镇初中的教师。而三川镇初中的学生也惊讶地发现,运动场上的体育教师白刚,是三川中学过来的。

  原来由于教师岗位调整,三川镇初中体育教师欠缺,而三川中学化学学科薄弱,向“盟友”三川镇初中发起援助请求。协商之下,两校签订了“教师置换”协议,彼此派出优势学科的教师支援对方,教师多出的课时量回所在学校计算。

  这样的校际合作在苍溪县并不少见。

  全班60个学生当中,有40多人上本科线,20多人上重本线。今年高考成绩公布以后,苍溪职中“普职融通”班的成绩创历史新高,引发了全县关注和热议。

  时光回溯到2017年,为了拓宽学生出口,让文化成绩稍差,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都能“圆大学梦”,苍溪县城郊中学与苍溪职中结成“普职发展联盟”,开展“2+1”培养模式,成立了“普职融通”班。学生自主选择、申报,由城郊中学负责文化课教学,由苍溪职中负责实践操作和实训,在“普职并重”办学模式和“手脑并重”的育人思路下,一大批学生通过职业教育进入高校深造,同时,一所职中也被“盘活”,充满发展动力。

  只有灵活、务实的制度设计,才能为学校均衡发展、个性发展、内涵发展、跨越发展创造良性“生态圈”,激发基层学校改革创新活力。

  基于这样的思考,苍溪县教科部门先后研究制定了《苍溪县教育发展联盟章程》,下发了《苍溪县学区教育发展联盟实施意见》,确定了“以校为主,县域统筹”的推进思路。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