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步入新阶段,基础教育如何发力(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17
摘要:课堂教学减负。严格遵循课程标准,重视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不赶进度、不增难度,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名学生。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不得按部分提前自学学生的学习程度加快教学进度,禁止“课堂内容课外补”

课堂教学减负。严格遵循课程标准,重视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不赶进度、不增难度,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名学生。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不得按部分提前自学学生的学习程度加快教学进度,禁止“课堂内容课外补”。

学校管理减负。明确教育行政部门不得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作为对学校奖惩的主要依据。规范并减少学校对学生的评优、评选,不得对班级、学生进行排名。

考试评价减负。注重统筹协调,综合改革,以改革考试评价方式为突破口,发挥入学政策的传导作用,打出一套促进均衡与公平,缓解择校矛盾,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组合拳。

学校外部减负。北京市把培训机构治理作为规范教育教学秩序的重要一环进行部署推动,重拳出击。

坚持做加法,构建全社会共同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打好组合拳,坚决减下来,同时,对于社会发展中、教育改革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家长迫切的现实需求,政府千方百计想办法,做加法,增加资源,提供平台,做好服务。

 ●『看数据』

自2018年4月以来,北京市共排查12681家校外培训机构,责令整改1.2万余次,停止办学565件,采取坚决措施对海淀黄庄等社会反映强烈的26个热点地区进行治理。

 ●『记者感言』

作为老问题、老难点,减负需要综合施策,系统解决。如果就盯着分数,这个负担是很难减下来的,健全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纠正唯考试成绩唯升学率的片面做法,解决好“指挥棒”的问题,学生们就会生动活泼地发展起来。减负不单涉及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家长需要理性地设计孩子的成长目标。

4.高中教育:实现育人模式的现代化转型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升学不是高中教育的全部。高中教育的使命在于引导学生涵养立人之品、掌握学习之法、发掘创新之道、厚植责任情怀。完成这个使命,需要实现高中育人模式的现代化转型。

  ●『看事例』

2014年以来,上海承担了教育综合改革和高考改革的国家试点任务。作为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省市,上海坚持以高考综合改革推动高中教育教学方式和评价模式等方面的变革,有力地推进了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在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多重背景下,紧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着力推进“课程-教材-教学-评价”一体化改革,加强“五育并举”,切实落实“大中小幼德育课程一体化”、学科德育和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等各项工作。探索实施“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构建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课程建设、治理能力四个方面,对高中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持续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以评促改。

 ●『看数据』

目前,上海市单年级班级数在12及以上的全体高中学校已能100%开齐开足满足学生20种组合走班需要的课程教学。全市高中开发了一批校本课程,涵盖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创新等多个领域,课程数量比新高考前增加了30%,使得学生的选择空间显著增加。

 ●『记者感言』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的关键,要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作用,引领高中课程改革,为学生创造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克服“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等不良导向,实现从“应试”的教育模式向“全面育人”的教育模式转变,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报记者 靳晓燕)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