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从80%降到4%以下!带你回顾70年的教育发展路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17
摘要:今天让我们把岁月的时钟拨回70年前,看看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之路。您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有多少文盲吗?说出来可能吓您一跳:全国人口中80%都是文盲,10个

  今天让我们把岁月的时钟拨回70年前,看看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之路。您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有多少文盲吗?说出来可能吓您一跳:全国人口中80%都是文盲,10个人里有8个不识字。而到2011年,成人文盲率下降到4.08%,按照人口识字率水平,中国已步入世界一流国家行列,堪称世界奇迹。那么,中国人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1991年,人们不仅记住了中国最著名的一双大眼睛,还记住了希望工程。这是一项由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发起的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公益事业。无数孩子因为希望工程而改变了命运,其中也包括这双大眼睛的主人——苏明娟。28年后,记者找到了她。

  如今,苏明娟已大学毕业,现在在一家银行任团委副书记,同时兼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

  苏明娟说:“我觉得对我的改变可以说是一生的吧。希望工程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在我们国家基础教育事业还很薄弱的情况下,能够承担起这么多贫困孩子的资助学业,资助他们完成小学初中甚至是高中一种学业,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非常了不起、功在千秋的伟大的公益事业。”

  苏明娟是中国义务教育的一个缩影。可以说,无数孩子像她一样,因为教育而改变了命运。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系列措施的坚定实施让中国基础教育发生了巨变,堪称世界奇迹。

  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人口识字率从1949年的20%到2015年的96.4%;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1950年的0.4%提高到2018年的81.7%;小学净入学率从1949年的20%提高到2018年的99.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从1949年的3.1%提高到2018年的100.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1949年的1.1%提高到2018年的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49年的0.26%提高到2018年的48.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快速发展,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一方面,我国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义务教育,另一方面,加大了课程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育人质量显著提高。”

  新中国成立前,不要说基础教育,就连识字的人都很少,国民识字率之低令人吃惊。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在西北,除了少数地主、官吏、商人以外几乎没有人识字。文盲几乎达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在文化上,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银付说:“小学,我们的在校生数只有2400多万人,小学的净入学率只有20%,初中的这个数据就更低了,只有95万的在校生,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是3.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晓宇说:“高中只有20万人。当然还有另外20万是属于中专,像中师这样的在校生。大学生就是更凤毛麟角,整个国家只有11万大学在校生。”

  与此同时,美国、苏联等发达国家的人口识字率都在90%以上。时过境迁,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截至 2015 年,中国人口的识字率达到了惊人的 96.4%,堪称奇迹。

  新华社高级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小波说,有一个人不能不提,就是一个叫祁建华的战士,他当时发明的速成识字法,让一个不识字的人,一个月就能掌握3000个汉字。他的速成识字法,让5000万人得以扫盲。还有不应该忘掉一个人,就是周有光,汉语拼音之父,他用一生的精力来推广汉语拼音。我们从90%的文盲到现在百分之三、四的文盲,汉语拼音功不可没。

  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文盲比率由1949年的80%以上,下降到2015年的3.6%,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具标志性的成就,位列所有发展中国家榜首,也创造了人类历史奇迹。中国人终于睁开了双眼。

  杨银付说,之所以在扫盲上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有如下几条:一个是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第二个是立法,1988年出台了《扫除文盲工作条例》,这个条例很重要,15岁以上的,如果不识字,那么不分性别、民族,都要接受扫除文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三是规划,“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少年文盲。同时进行了“两基”的督导评估验收,两基国检,这是重要经验。

  仅学会识字还远远不够,还要学习文化知识,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新中国的发展,国家迫切需要加强基础教育。1951年政务院公布实施《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标志着新学制的建立,基础教育得到全面恢复。

  到1965年,全国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有教职工555万人,较1949年以前增加了5倍;中等学校学生达到1432万,小学在校生达到1.16亿,分别比建国前最高的1946年增长了6.9倍和3.9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5%。

  从1977年至今,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密集制定了重要政策法律以及发展战略,形成了覆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的基础教育体系。特别是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通过法律形式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还推出了“两免一补”政策。“两免”是指免教科书费、免杂费,“一补”是指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是中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普惠政策。“两免一补”从2001年开始实施,到2007年全国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学生均享受到了这一福利。

  陈晓宇说:“当时是叫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这样的话,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了免费,这个是中国教育财政体制的一个重大改革。”

  杨银付说:“我们还有义务教育阶段,还有我们的营养餐的制度,就是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每人每天4块钱。保障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可以说基本实现这个目标。”

  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对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大。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要达到4%的目标。这一目标在2012年得以实现并保持至今。2018年,我国在教育经费上的投入已达4.6万亿元。

  陈晓宇介绍,小学和初中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100%,净入学率已经接近100%,就是说,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受益。从全国范围来说,首次实现了可以免费上学。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目前全国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38万所,在校生1.50亿人,专任教师973.0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2%;高中阶段教育,全国有学校2.43万所,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8%。如今,苏明娟的女儿也和其他的孩子们一样在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对比过去,她感慨万分:“想到30年前,我的生活环境还有我的一个学习环境,跟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天壤之别,通过这种对比,我也可以感受到我们国家改革开放40年来发生一个翻天覆地一种变化,可以说我们现在孩子可以说生活得非常幸福,非常有满足感获得感吧。”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