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许多寻常百姓人家。这说明()。 A.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商品价格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和消费相互影响 2.社会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通货膨胀,有时会出现通货紧缩,二者的共同点是()。 A.二者都会造成市场萎缩 B.二者都会导致购买力降低 C.二者都会引起物价上涨,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D.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引起的 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俩一起出门,你去买苹果四代(Iphone 4s),我去买四袋苹果”,解决这一问题要()。 (1)为收入的公平分配提供制度保证 (2)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 (3)通过做大蛋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利用财政税收政策,大幅度增加人民收入 A.(1)(2) B.(2)(3) C.(1)(3) D.(2)(4) 4.“眼球效应”就是用各种可能手段造成醒目、轰动效果,引起人们注意,达到宣传推广自己的目的。从经济学上看,企业注重“眼球效应”()。 A.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B.使人们的消费行为更加理性 C.违背了市场的诚信原则 D.体现了现代市场竞争的特征 5.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双松”类型,适合于()情况下采用。 A.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避免出现通货膨胀 B.经济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 C.经济中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D.经济中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 1【答案】A。解析: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手中有钱才能消费,才敢消费。故此题答案选A。 2【答案】D。解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平衡引起的。通货膨胀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产能过剩。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C。解析: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排除(2)。题目中反映的主要是贫富差距,分配不公平的问题,(4)所提到的利用财政税收政策增加人民收入不是根本方法,排除(4)。而为收入的公平分配提供制度保证、通过做大蛋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是解决之道。故此题答案选C。 4【答案】D。解析:企业注重“眼球效应”,其根本目的是引起消费者的兴趣,购买相关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恰恰体现了现代市场竞争的特征。A项说法不全面,有些企业可能会夸大其词,反而会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B项中企业造成的轰动效果,可能促成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故不对。C项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只要实事求是,就不违背诚信原则。故此题答案选D。 5【答案】D。解析: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通货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此时要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与货币投放,即“双松”。故此题答案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