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一场教育变革,正在“海淀黄庄”的小楼里悄然发生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9
摘要:“完全不像一个学校,更像一个创业公司。”

  “完全不像一个学校,更像一个创业公司。”这是很多人走入探月学院后的第一感觉。

  一千平左右上下两层的小楼,整个开放空间自成一体。一层是一个开放式阶梯教室,阶梯旁边的墙壁上被各式海报和涂鸦占领。二层的教室也是以玻璃为隔断。写满学生建议和期待的便利贴分布在走廊里。

  “探月学院的布局可以让学生们像猫一样地分散在高低各处,他们可以或专注、或环顾、或忙碌、或嬉戏、或慵懒……有时真的分不清,某个小空间是老师还是学生的地盘。”探月创始届一位家长分享到。

  探月学院是一个高中段全日制创新教育项目,创始人王熙乔15岁时从四川来到北大附中就读,高中毕业被美国南加大录取。大学前的暑假,王熙乔在高中的教育创新项目“登月舱”得到了一家投资机构的欣赏,因此,他决定延迟入学继续这个项目。一年后,他最终决定放弃就读大学全身心的投入创业,并于2017年正式成立了探月学院。

  在被称为“中国教培行业圣地”的海淀黄庄,这个将培养目标定为“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的创新学校,引发了很多家庭对于教育的共鸣,也引起了很多教育行业人士的关注。

 

\

  这所学校,哪里不一样?

  一场关于“探月社区”的反思会上,一组同学以“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为切入点,掀起了大家对情绪的讨论。而另一组同学将用木棍、纸板、矿泉水瓶等东西搭建的道具摇摇晃晃的搬到了舞台中央,并以一个Vlog展示了小组成员前一晚“通宵爆肝”头脑风暴的全过程。

  在探月,关于“本质”、“意义”的思考,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堂下,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思考的背后,是探月在课程体系上的变革。

  经过近两年的打磨,探月课程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目前主要分为通用课程、媒介课程、聚焦课程三种,以混合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教学法进行教学。

  探月在课程组织方面最大的不同之一在于,将“输入”的环节提前,由学生课外自主完成,将“输出”的环节,比如讨论、答疑、实践,都放在课堂进行。

  教材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而是由老师挑选教学材料,可能是可汗学院的线上课程,也可能是得到的音频课,还可能是一份研究报告……形式多种多种。每个学生的课程表也都不完全一样,除了必修课之外,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选修课。

 

\

  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探月学习模块负责人杨博宇提到,探月的评价体系采取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综合评价模式。

  探月的学生的出口是以申请国外大学为主,目前,探月使用的主要成绩单是美国的新型成绩单MTC成绩单,而针对非美国的院校,探月也已经给出了一套GPA转换方式。

  “创始届学员已经就读1年,经过了一年的实践,探月从学习到评价的闭环,整个系统已经基本跑通了。”然而,跑通这个体系,经历了不断的调整、试错。

  “出现的意外之一是,我们最开始认为学生们是可以自主进行目标的制定与管理的。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这个阶段的学生,制定目标并逐步向这个目标靠拢,其实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杨博宇说。

  探月学院以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为目标管理工具,“于是,探月调整为由老师开始持续介入,协助学生制定目标,利用OKR进行目标管理,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

  探月整体团队规模有60人左右,其中有30多人都是教研团队的成员。探月预计未来师生比例是1:7,目前在只有创始届的情况下,探月的师生比达到了1:2。这让老师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上,进行个性化教育。

  “经过两年左右的研发,探月课程体系的框架已经基本搭建起来了,接下来,探月学院需要在框架下每一个分支当中建立起一系列不同难度,能够持续3-4年的课程。”探月学习模块负责人杨博宇说。

  而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探月还需要继续突破各种限制。比如,一个学科只有一个老师,一个老师如何教三四个不同难度层级的课程,如何跨学科,将不同学科内容糅合起来。课程体系搭建不再是纯粹的只是需要考虑教哪些知识,教哪些素养,它可能必须考虑到授课的形式,授课的时间,最简单的一层比如说必须考虑到分层教学,翻转课堂是如何实践。

  沟通,是缓解焦虑的最好方式

  探月社区是一个自由和包容的社区。然而,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一开始融入这个社区并非易事。

  进入这个社区之前,探月的创始届30多名学习者,很多只是传统公立学校的初中生,并没有完全接触过创新教育,来到探月后,学生不仅要和新的朋友相处,还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在一场招生说明会上,探月学院成长中心负责人易寻迅曾讲述了探月学院创始届学习者之一Henry的故事。

  在上学期进行到一半的时候,Henry也遇到了这些问题,尤其是到新环境之后,在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和新朋友相处方面,他进入了一个非常低迷的状态,而且周末回到家之后更愿意一个人在房间待着而不愿意和家人交流。

  在探月,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选择一位成长导师,帮助其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以学生为中心”来实施教育。Henry的成长导师Lu在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便和Henry的妈妈、易寻迅以及Henry的几位朋友组织了一场“镜子工作坊”,易寻迅和其它几位朋友,充当Henry的镜子,客观的去给出自己的观察和感受。Henry也在这场工作坊中和妈妈敞开心扉:

  “每一个父母都渴望参与到自己孩子的成长当中去,每一个孩子也应该在成长过程中充分了解父母的这种需求,并尽力让父母参与到自己的成长中来。但归根结底,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那一天,他希望妈妈现在开始能多给他一些空间,让他能够有机会去成长,去努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在“镜子工作坊”之后,Henry的状态明显逐渐变好,更加与愿意和家人交流,同时也在探月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朋友圈,Henry的妈妈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焦虑。

  在探月,类似“导师+学习者+家长”三方共同参与的场合非常多,而在不断的参与和落地中,焦虑感才逐渐降低。

 

\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