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教育行业的相关从业者,从一开始就对gogokid持质疑的态度,尤其是gogokid与VIPKID、哒哒英语等产品的高度同质化。“在已经形成的市场格局面前,利用同质化的产品去打动消费者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沈圣易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在gogokid推出的次日,新东方在线COO潘欣便在其公众号“独立思考”中表达了对gogokid与其他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失望:“gogokid的出现无非就是这个市场里多了一个玩家而已,如果做不好,对大家都没毛影响;如果做得好,那也只对头部的一两个玩家有影响。反正,做得好不好,跟你的生死都没啥关系。” 在教育从业者们的普遍想象中,今日头条做出的教育产品本该更具差异化和颠覆性。如果仅是在产品同质化的前提下竞争,gogokid最大的优势无非就是今日头条母体的流量供给和技术支持。 然而,教育行业有其自身的规律,互联网教育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回归教育本质。 gogokid固然在流量获取上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获客仅仅是教育的一个环节。教研水平、用户体验、产品运营等环节对于教育企业更是重中之重。在获客的基础上,教育产品更应该把用户留住,使其成为付费用户,甚至用户愿意自发地介绍给其他人,形成口碑传播。 此外,今日头条的流量虽然巨大,但是不一定和在线少儿业务的目标用户相匹配,有效转化率不一定很高,这也是今日头条做教育尝试另一个被大家广泛质疑的点。李蓓告诉《中国企业家》,在销售课程的过程中,gogokid的用户基数还是很小,品牌认知度也不高。 gogokid之所以进行调整优化,归根结底还是互联网公司对于在线教育产品的认知存在问题。 在多鲸资本创始人姚玉飞看来, “单一渠道的流量变现,其成本结构依然不合理。即便gogokid做了大量的市场投放,也依然没有达到盈亏平衡点。流量转用户购买服务的预期跟执行肯定存在一定的市场落差。”姚玉飞称,过往包括BAT在内的很多互联网巨头,都曾尝试过用流量思维做教育,但是统统事与愿违,教育还是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放眼当下整个在线少儿1对1市场,形势都不算乐观,从VIPKID、51Talk等公司财报数据便可看出,这一模式最大的痛点是“规模不经济”,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亏损也在扩大。与此同时,包括VIPKID在内的各大教育企业也纷纷开始尝试1对多小班课教学模式。 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无论如何,字节跳动从教育营销到产品研发再到收购投资,从未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 2019年年初,头条系产品对教育内容以及以知识传播为导向的KOL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西瓜视频推出了知识类答题节目《考不好,没关系》,并签下李永乐老师等教育类大V。 2019年1月,字节跳动旗下营销服务品牌“巨量引擎”推出《教育行业营销白皮书》。该白皮书基于字节跳动全线产品的平台数据,列出了其对教育行业的3个洞察:第一,中国教育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教育投资趋于理性;第二,在线教育爆发性增长,区域市场下沉趋势明显;第三,早幼教、中小学一对一、成人自考赛道等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今日头条教育兴趣用户数已经突破2700万,2018年教育内容阅读量增长40亿+。 此外,该白皮书透露,目前轻轻家教、尚德机构、英语流利说、新东方烹饪学校、星火教育等培训教育机构均在字节跳动旗下产品(如抖音、今日头条、飞鱼CRM等)中进行了广告投放。 字节跳动这一系列动作是其在教育领域逐步落子布局的结果,他们看到了教育类客户稳定长效的广告投放诉求;如果基于自己的算法和feed流产品,把这些用户转化为自己产品和服务的付费用户,将是非常好的路径。 姚玉飞告诉《中国企业家》, 确实,在以往的互联网发展浪潮中,互联网巨头在实现一定的流量积累之后,往往都会拓展到某些服务领域,比如电商和教育,BAT均有过尝试。而教育相比电商涉及到物流、供应链等较重的环节,属于内容型产品,还更轻便,与今日头条基于内容和信息流的基因也更接近。 此外,在头条系所有产品的营收结构中,广告业务是其重中之重,在寻求上市之际,字节跳动需要更多元的商业模式和更具说服力的故事,而教育内容变现或许是其中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实现流量的顺利转化和规模化变现。 对于今日头条来说,不管是大V课还是内容付费,尤其像K12领域的录播课和AI直播等课程,还是非常有杀伤力,广大下沉群体的用户家长会为有一定服务能力,且相对便宜的课程直接买单的。“如果有海量用户的话,规模化变现也是有相当大想象空间的。” 虽然gogokid并未发挥今日头条的优势,但是姚玉飞认为, 事实上,在K12阶段的1对多大班课领域,网易有道已经是典型的案例。转战K12大班直播课赛道,一方面,覆盖人群更加广泛;另一方面,1对多更容易规模化盈利。 姚玉飞认为,对于像字节跳动这样的大公司来说,如果利用自己的流量跟内容机构合作,通过互相参股的方式,让团队持有一定的股份,自主发展,只要找到好的团队就存在做好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