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各个领域,南京大学都有顶尖的名师大家和丰富的课程设置。不过,同学们虽然可以填报很多专业志愿,但最终只能被一个专业录取,这还挺遗憾的。有什么方法可以弥补这种遗憾吗?比如转专业、辅修? 王来兵:在转转业上,2009年开始实施的“三三制”本科培养方案建立了以课程为先导的专业选择机制。每个专业都设定了一定数目的专业准入课程。一年级或者二年级选择准入课程并达到相关要求后就可以申请转入另一专业进行学习。 在双学位上,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培养方案设置的三条发展路径之一就是交叉复合发展路径,并形成了部分交叉培养模块。南大为部分专业设定规定学分的辅修要求,即在达到主修专业毕业要求,若学生同时完成另一专业的辅修学分条件,毕业时就可以申请辅修学士学位证书。辅修学士学位应与主修学士学位归属不同的本科专业类。 以上制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自己喜欢专业课程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增强了毕业生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主持人:也请时欣学姐从学生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转专业、辅修等方面,自己或者身边同学的一些切身体会。 时欣:我们进校后可以参加人才培养特色班的二次选拔,新生一入校就可以参加7个拔尖计划(大理科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天文)的二次选拔,获得专业调整的机会。拔尖计划有着整体超过80%,部分达到100%的国内外高校深造率。随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实施,未来南大新生将有更加多元的选择。 二次选拔中还有4个交叉创新实验班,即计算机与金融工程实验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工程管理学院合办)、地球系统科学与环境实验班(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环境学院合办)、生物演化与环境国际班(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传媒实验班(南京大学、省委宣传部)。 除此之外,全校学生大二还可参加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的驻院项目选拔,成为“青年研修者”。 (四)新生学院和本科生院 主持人:我们知道,南京大学将成立一些新生学院和本科生院,请王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 王来兵:南大即将成立的新生学院以新时代“四个融通”为价值追求的南大新生学院,依托学科优势、荣誉师资、多元支撑、丰富资源,为2020级新生打造个性化适应性学习模式、内涵式层次化成长模式、融通式全面型育人模式、通达式全方位环境模式。这将进一步强化学生知识的宽厚基础,增强学生自我和对学科的认知,提高学生多元发展的选择能力;另外,即将成立的本科生院以“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为建院基础的本科生院,将重点实施“科教融合、学科交叉、要素融合、贯通衔接”的七大支持计划,即本科生信仰坚定支持计划、学业进步支持计划、体质增强支持计划、心理健康支持计划、生涯发展支持计划、国际视野拓展支持计划、领导力提升支持计划,是他们成为肩负时代使命、具备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未来各行各业拔尖领军人才。 (五)选择南京大学的理由 主持人:同学们对大学生活都有很多期待,你选择南大的理由是什么,南京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是怎样的?我们请李昊锐学长来回答下。 李昊锐:我喜欢南京大学是因为南大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当时我在选专业时,曾在法学和社会学里纠结,而南大的社会学科学试验班二者兼具,在对两个学科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后,或许能够作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凭借这一点,我排除了很多备选院校。 主持人:同学们对大学生活都有很多期待,你选择南大的理由是什么,南京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是怎样的?我们请时欣学姐来回答下。 时欣:当初选择南大是因为它真的是底蕴很深厚的一所大学,又是综合性院校,我可以自由地了解多学科知识。它的计算机系又非常优秀,又拥有全国第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有誉为“中国人工智能第一人”的周志华教授,想学计算机的学子应该对它毫无抵抗力吧。而且社团活动也非常丰富。当初返回母校招生的学长就非常优秀,也参与了很多社团活动,所以我觉得进入南大学习一定是很好的一个选择。 二、强基计划 主持人: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南京大学位列其中。2020年,南京大学强基计划秉持什么样的理念?具体安排如何? 王来兵:招生与培养联动、本科与研究生衔接是强基计划的主要特点。我校将编制8个强基班,实行阶段考核的动态进出机制、通专融合的优质课程体系、追求卓越的科研训练体系、精准优质的支持服务体系,建立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并给予每生一项目、一导师、一游学的支持,打造强基计划学生培养特区。 三、2020年招生政策 (一)招生政策 主持人:2020年,南京大学在招生方面有什么新的规划和举措?亮点是什么? 王来兵:我校2020年计划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350人,总规模较去年增加50人,主要增加在汉语言文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优势热门专业,并通过强基计划在各省份各类型原有招生计划总量的基础上做增量,让全国更多优秀考生进入南大接受最好的本科教育。 我校在部分省份设置了少量的提前批招生计划,主要是临床医学、理科试验班类(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类)两个专业(类)。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课程贯通、分段培养、择优转段”的方式实现本硕博培养衔接。支撑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类试验班人才培养的地球、海洋、大气、环境四院拥有16位两院院士和4个一流学科建设点,培养能够解决地球科学和气候环境重大问题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主持人:在“3+3”新高考模式下,高校招生录取会受到哪些影响?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该如何参考往年数据? 王来兵:我们知道,今年有四个省市加入新高考模式,北京、天津、海南三省市采用的是上海专业组模式。由于南大采用大类招生培养,在专业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南大学科特色和考生切实利益,只设计了999(不限选科科目)和4(限选物理)两个科目组,999专业组主要是我们的人文、社科、外语、经管。4专业组主要是数理、化生、计算机、人工智能、电子、工科试验班等。这样相对简单的专业组设计可以节约考生的志愿资源,扩大考生的选择面。而山东省采用的浙江“院校+专业”模式。为增强新高考省份考生获得感,在计划编制上,南大根据近年山东考生与家长关注的热门专业。最关键的是,南大的大类设置非常合理明晰,学科相近,冷热相近,山东的考生填报南大的大类,不用担心将来被分流进跟心仪专业差异较大的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