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叠加影响,今年的就业形势严峻而复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如何妥善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福建师范大学动员广大教职工充分关注,大力帮扶毕业生实现就业,争取促进毕业生早就业、好就业。 以科学化管理强信心 抓好就业促进工作的格局构建。学校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依托校、院、班三级联动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围绕就业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开展专题调研,结合省属师范院校毕业生特点,研讨分析就业形势,压实主体责任、加强统筹推进,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全力推进毕业生实现“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抓好就业最新政策的精准对接。我们在看到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挑战性、紧迫性的同时,还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促进就业等有利因素,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脱贫攻坚一线就业创业。精准对接全国全省“加大教师队伍补充力度”政策,鼓励师范专业学生把握机会、积极备考;深入挖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支持毕业生以新就业形态、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多元化就业。 抓好就业创业风险的防范化解。学校进一步完善就业风险防范机制,以实的举措化解潜在风险。一方面是“疏”,积极帮助毕业生完成实习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等任务,确保顺利毕业;充分掌握未就业学生意向动态,特别是对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出现“不就业”“懒就业”“排斥基层就业”等观念问题的疏导;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出路,及时引导毕业生把握就业机会,减少未就业毕业生存量。另一方面是“堵”,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网络招聘等新特点,通过开展就业权益保护宣传等活动提高毕业生风险意识,严密防范招聘陷阱、就业欺诈、“培训贷”等不法行为。 以精准化策略保安心 强化多层次提质培养。学校因“生”制宜,分类施策,即根据毕业生不同就业需求制定“冲刺计划”“续航计划”“牵手计划”“追梦计划”“蓄能计划"等5个计划,推出强引导、拓渠道、重精准、增载体、抓双创等10项工作举措,发挥政策效应,整合利用资源,多种途径优化人才培养,最大限度增加就业机会,更加精准提供指导服务,不断优化就业创业服务供给质量与数量、广度与深度、时效性与针对性。 优化多平台就业招聘。积极开拓就业资源,与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等保持沟通联系,建立合作关系,与兄弟高校共享就业资源。深化与第三方招聘平台合作,联合“5+N”招聘平台举办线上招聘会,引进用人单位1428家,提供岗位数6307个,搭建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精准对接平台。鼓励学院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发布渠道,结合对口行业特点开展学院间、专业间合作,以学院、专业为单位,收集发布适合学生发展的高质量就业岗位信息。
1/2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