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综合防控 合力防控 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05
摘要:管控网络游戏。组建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评议网络游戏作品或相关规则,补充完善内容审查标准,实施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工作的通知》,严格规定网络游戏为

管控网络游戏。组建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评议网络游戏作品或相关规则,补充完善内容审查标准,实施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工作的通知》,严格规定网络游戏为未成年人用户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间,督促网络游戏企业落实适龄提示制度,要求网络游戏企业分析未成年人用户沉迷成因,修改造成沉迷的具体内容、功能或规则,探索对上网出版运营的网络游戏予以适合不同年龄段用户的提示,并在用户下载、注册、登录页面等位置显著标明。实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引导家长和学校等社会各界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加强对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网络游戏的教育引导,遏制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过度消费等行为。

监管编校印刷。倡导绿色印刷,适当扩大图书、期刊字号,适应青少年视力保护需求。开展第一届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评选,评出重点青少年读物30种,评选中注重图书导向内容质量,将图书排版印制质量作为重要评判标准,引导出版社加强对青少年读物排版印刷规范。引导学校、家长减少使用青少年电子书、电子版作业,减少电子屏辐射。实施“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推出一批优秀有声读物,受到青少年读者欢迎。

强化智力支撑。支持高校自主设置近视防控相关学科和专业。北京大学等7所高校自主设置眼视光学、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中医眼科学等二级学科。南开大学等4所高校增设眼视光医学专业,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增设眼视光学专业,内蒙古医科大学等26所高校增设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全国高职学校设置眼视光技术专业点69个、健康管理专业点67个、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点121个,中职学校设置眼视光与配镜专业点33个。认定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专业、南京医科大学眼视光学专业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发布眼视光技术、健康管理等高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共同研究推进卫生系列职称制度改革,统筹考虑中小学和高校校医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实际工作内容和特点,以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为基础进一步修订完善职称评价标准。高校自主开展教师职称评审,高校保健教师、健康教育教师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

加强科学研究。设立“新中国70年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专项研究,围绕近视防控等重点任务,加强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设立“中国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特征及其与近视的关系研究”等40余项,深化青少年视力健康研究。加强近视成因研究,支持北京大学承担《学生电子屏教学应用诱发近视的多中心试验研究》,利用科学研究成果指导防控近视。进一步推进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认定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眼视光行业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加大财政投入。中央财政安排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资金165.3亿元,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资金293.5亿元,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补助资金54.2亿元,支持各地改善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新增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专项经费1680万元。督促各级各类学校按规定和标准配备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等。中央财政通过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支持各地开展包括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等儿童健康管理在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地统筹安排补助资金用于青少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指导带动部分省份加大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

深化宣传教育。国家广电总局组织指导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媒体开展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广泛宣传解读政策规定,宣传推广近视防控知识。国家卫生健康委、共青团中央以近视防控为主题,举办近视防控高峰论坛、组织“根在基层”青年干部实践调研、“我爱眼我绘眼”绘画作品征集等活动。教育部在健康中国行动启动仪式上发布《重视近视防控守护儿童青少年健康》倡议,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介绍近视防控工作思路举措与进展成效,编发《教育部简报》推介各地经验做法。国家中医药局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将中医药防控近视作为科普宣传的重要内容。市场监管总局举办“认证关爱用眼健康”主题活动,向工业产品认证机构推广眼视光产品及服务认证制度经验及成效,引导认证机构共同推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教育部把近视防控作为2019年“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重要内容,开展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活动。组建由85名专家组成的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全年累计宣讲900余场次,覆盖学生和家长5000多万人次。发挥622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营)地作用,引领中小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缓解用眼疲劳。研制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组织专家发表家庭教育指导文章,倡导家长尽好监护人职责,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形成家长、学校防控近视合力。教育部门户网站开设近视防控专题网页,发布地方和学校典型经验和视力保护系列科普作品。教育部在北京市公交站台60个广告位投放近视防控和健康教育公益广告,印发3万份健康教育海报,推动近视防控和健康教育深入人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健康报》开设“学生健康来了”专栏,报道各地经验做法。

加强督导考核。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开展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调查,基本摸清我国各年龄段学生近视发生状况,并向社会发布近视率调查结果。教育部把学生视力健康状况抽查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抽查复核项目,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近视率、体质健康、免试就近入学、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化建设、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等作为评估认定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和优质均衡县的重要内容。督导检查7个省(市)69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评估9.18万所幼儿园办园行为。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开展新一轮5年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与监测,把视力健康作为重点监测项目。以近视防控工作责任书主体内容为依据,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体育总局研制近视防控评议考核办法,明确对省级人民政府的评议考核细则,正按程序印发。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