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创建重庆市特色示范高中的黔江中学。黔江区教委 供图 人民网重庆5月22日电 “统筹安排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在城区学校就读,保障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义务教育学生100%就近入学。”近日,黔江区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委员会主任米仁文在署名文章《夯实义务教育保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中谈到。 米仁文介绍,黔江区优化配置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标准化、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生均办学条件和生均设备值达标率100%,全面“改薄”工作获全市专项考核并列第一。 重庆市走班制课程辅助活动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实验中学。黔江区教委 供图 米仁文表示,为夯实义务教育有保障,黔江区从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高效落实资助政策、扎实开展控辍保学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全面构建‘控辍保学’筛查、监测、劝返机制,建立适龄儿童信息管理平台,健全控辍保学报告制度、劝返复学登记制度、入学联控联保制度,实现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巩固率100%。”(胡虹、叶泽阳) 宽敞明亮的学生餐厅。黔江区教委 供图 以下为文章全文: 夯实义务教育保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 米仁文 改善农村办学的条件 成功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编制实施《黔江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专业规划》,村完小从65所调整到39所,学校布局更加合理。认真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24个乡镇中心校全部建成寄宿制学校。优化配置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标准化、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生均办学条件和生均设备值达标率100%,全面“改薄”工作获全市专项考核并列第一。 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完善交流管理机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和岗位设置,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比分别达17.1%、16.9%,全区中小学校生师比14.7:1,教师结构进一步优化。探索政策激励机制,健全完善“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农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逐年递增机制,年均兑现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人员生活补贴1500万元,有效调动了农村教师的积极性。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对外引进重庆主城9所、山东日照14所优质学校帮扶引领我区相关学校,不断增加优质资源供给。对内组建12个教育集团,由1所城区学校帮扶引领3-4所农村学校,推动义务教育学校资源共享、研训联动、捆绑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协调发展。 高效落实资助政策 构建国家资助与社会资助并重的教育资助体系。年均落实义务教育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免教科书和作业本费用、营养改善等资金8000万元,对接落实社会各类资助60万元,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助尽助,坚决防止因贫失学。 扎实开展控辍保学 全面构建“控辍保学”筛查、监测、劝返机制,建立适龄儿童信息管理平台,健全控辍保学报告制度、劝返复学登记制度、入学联控联保制度,实现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巩固率100%。统筹安排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在城区学校就读,保障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义务教育学生100%就近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