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追忆陶西平:一个教育家的四个侧影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20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先行者、民办教育事业领路人、具有世界眼光的教育家,陶西平的名字是中国教育界不可磨灭的一个。


“陶西平先生永远是我们的好校长。”


5月20日上午9:30,北京十二中老教师们准时守候在电脑前,以网络视频的形式,召开缅怀老校长——陶西平先生。昨日(5月19日),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于早晨6:15在友谊医院去世。


“同事教育,交谊四旬,相济相助,泪送挚友仙逝。”5月19日,惊悉著名教育家陶西平逝世的消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难掩哀痛,“今天一天心里很乱,我想写一点东西纪念他。”


顾明远还记得,和陶西平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去年10月25号,在第6届中小学校长会议上,陶西平来做报告。那个时候他身体已经不好了,当年年初已经动过手术。“但他术后还要到国外去,回国后刚下飞机又到宁波,为了教育奔波得很厉害。我感觉他太忙了,就跟他说:你要放慢一些节奏。后来他就住院了,再没能好起来……”


“我以为,按照他的毅力,应该能闯过这道难关,但是没有想到……”5月19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二中联合学校总校校长李有毅正在为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做准备。得知陶西平去世的消息,李有毅觉得意外。


北京市十二中是改革开放后的北京市首批重点中学之一,一直走在基础教育改革前沿。而陶西平是北京十二中的“老校长”,是李有毅所尊崇的师长:“他一直走在教改的前列,创造了多个第一的创举。”


陶西平生于1935年,漫长岁月里,他的身份和头衔多到数不清,但始终紧紧围绕着两个字——教育。他曾任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导主任、校长,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国家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荣誉主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名誉主席……


基础教育改革先行者、民办教育事业领路人、具有世界眼光的教育家,陶西平的名字是中国教育界不可磨灭的一个。


基础教育改革先行者


李有毅回忆,在2008年学校的教育实践研讨会上,一位教育专家就说过,陶西平先生把十二中变成了教育界的小岗村。


1982年,陶西平执掌北京十二中。在他的带领下,十二中实施双基教学和校长负责制,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心理教研室、开设形体课、心理课和综合实验课等。如何提升教育质量,如何创新教育管理,陶西平率先进行的教改实践,为十二中的教育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有毅印象中的陶西平,尤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在他任职期间,成立了金帆乐团,成为首都艺术教育领域的先行者。直到今天,“金帆民乐团”仍是北京十二中艺术教育的名片。


李有毅是北京十二中的第十任校长。据她回忆,刚做校长时,她曾联系陶西平想要请教。“我跟他讲,我带几个问题去请教你可以吗?陶校长应允。我虽然不经常打扰他,但是我要一有事要找他,他一定能给予非常细致的指导。”


“他对于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校长,如何对当前教育改革形势进行判断和把握,以及学校发展的一些路径和布局,他都会跟你说,只要你提。”李有毅说。


“陶老是我们的好校长,也是我的好老师,我尊重他、崇拜他,是亦师亦友的一个人。”对于陶西平先生的逝世,李有毅深感痛心。


在她看来,陶西平是一个和蔼可亲、有大智大睿的教育家。“他的一些教育观点,既能解决当时教育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也是一种前瞻性的思考。应该现在都不落伍,也不过时。”


“同心同德,兢兢业业,求实创新。”北京十二中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当国旗班正步走时,师生同呼校训。“这句校训正是我们的陶西平老校长留下来的。”


民办教育协会掌门人


退休之后,陶西平投入大量精力在民办教育事业上。他对民办教育事业发展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


其间种种,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研究会副会长马学雷历历在目。马学雷曾兼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事业部部长,因此和陶西平在工作上有不少交流。


陶西平对民办教育的推动,首先是政策和立法上。当时的大环境中,民办教育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补充,普遍不受重视。直到2003年,民办教育首部法律《民办教育促进法》诞生。马学雷告诉记者,陶西平在其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包括使用“促进”二字、争取合理回报等等,包括法律条文的制定,陶老都付出了很大心血。 


此后,民办教育被定位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并得以在2010~2020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一直延续了十几年至今。“民办教育在这近20年时间内一直在不断增长和发展,也是得益于此。”


陶西平发起成立的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对行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2008年,陶西平发起成立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他是协会筹备期的主任,也是首任会长。在马学雷眼中,这一角色起到了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


记者了解到,民办教育从诞生开始也有多种不同力量,有的鲜明主张民办教育应该盈利,也有观点认为民办教育应该是纯公益性质,大家看法不一。而陶西平的做法是:兼容并包,求同存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陶老虚怀若谷,团结不同的力量、人士、机构,也团结政府、媒体、投资、教育各界,只要是能为民办教育发展做出推动的,他都会团结。他理论水平很高,对于现实问题看得也很透彻,同时又很谦虚,懂得尊重别人,能够以德服人。在陶老的推动下,各方教育力量得以凝聚,促进行业发展。”马学雷说。


具备世界眼光的教育家


“30多年来和陶老交往的时刻仿佛就在昨天。”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眼中,陶西平是尊敬的前辈和师长。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张力在国家教委政策研究室高教处工作,当时陶西平在北京市教育局当局长,二人在基础教育的会上就相识了。近二十年来,张力经常参加陶西平主持的论坛和活动,“他总是敏锐地把握国内外教育热点问题脉络,思路清晰、分析精准,所提出的对策建议务实创新,具有很强的可执行性。我在每次与陶老的讨论中都能得到很大教益。”


陶西平的眼光和视野让张力久久铭记。80年代末90年代初,张力参与研制到2000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在国家教委征求意见座谈会上,常听到陶老的高见,感觉他不仅熟悉北京市教育,而且放眼全国和世界。”


陶西平的世界眼光不止为张力所钦佩。在顾明远为陶西平写下的挽联中,也有这样一句:“世界眼光,博学睿智”。


5月19日顾明远写下的挽联。受访者供图


顾明远到现在还记得陶西平一次报告中讲到的“木碗的故事”。“他能从各种教育现象里头概括出教育智慧来”,这也成为顾明远非常钦佩的一点。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