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款健身类APP上花了399元,购买了14天的‘陪’训课课程,效果还不赖。”上海某高校大四学生小慧说。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云健身”,小红书上有关健身打卡的内容增多,哔哩哔哩上“美丽芭蕾”等健身类视频成为热门。 2月6日起,口碑联合全国近百家本地生活领域商家,发起“1000小时免费公开课”直播项目。杭州、上海、成都、重庆等地上百家健身房与舞蹈培训机构参与其中,满足大量用户宅家体验专业健身教学的需求。 苏宁体育集团常务副总裁王冬说,PP体育通过免费开放赛事版权、推出“在线健身共享计划”等措施,满足用户“云运动”需求。 “数字文娱产业异军突起、逆势上扬,数字文旅消费成为新热点和趋势。”魏鹏举认为,“文化+互联网”“文化+电商”进一步发展,电影长期固守的线下优先发行模式被突破,4K+5G+VR/AR技术与文娱更深度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带来了新体验。 ●扩容提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相对于线上的热火朝天,线下文娱消费还在逐步复苏中。“线下文娱产业复工复产取决于疫情控制,必须高度重视防护工作。”荆林波说,线下文娱产业天然的近距离社交,对防护工作提出进一步要求,如电影院可以探讨分步复工复产,选一部分电影院做试点,实行流量限制管控,推行“非满座”服务。 释放消费潜力,需要多方合力。 政策扶持少不了。魏鹏举认为,对于文娱场馆、文创园区,可考虑给予租金补贴和一定的流动性支持。要通过招聘奖励、税费优惠等政策,稳定文创从业人员的“饭碗”。 文旅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积极为文化和旅游企业纾困解难,落实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帮扶企业努力降低疫情影响,增强数字文旅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后劲。 产业链上下游也在互帮互助。当前,影视剧组陆续有序开工。停工期间,浙江横店影视城推出各项减免政策;优酷也对上游供应商施以援手,为剧组缩短账期、提前支付中期款。 长远来看,要扩大文娱消费,供给端需要“扩容、提质”。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 魏鹏举表示,应密切结合最新数字技术,切实提高文娱消费的便利性与可触及性;完善内容管理体制,满足人们多样化、细分化的消费需求;鼓励更多精品,防止泛娱乐化与低幼化导向;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国际上更多的人才、资本,激活国内文艺创作。 培养专业创作队伍,产出优质内容。“最重要的是内容为王,必须在产品设计、作品创作上下功夫,产品要经得住时间考验。”荆林波认为,目前,我国文创人员数量短缺、素质有待提高,这个短板必须尽快补齐。 加力打造数字文旅新基建。3月1日,1388岁的布达拉宫进行了首次直播。“云逛博物馆的流行证明,线下文娱消费内容也可以在线上得到很好的满足。要持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让线上文娱消费被更多人体验。”淘宝内容电商事业部总经理俞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