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要跟得上新变化 红砖雕美不胜收,但是其保护和传承却不容乐观。作为闽南特有的小众艺术门类,虽富有地方特色,但毕竟人少势单。 闽南传统砖雕技艺与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相同的特点,就是技艺均以口头传授的形式,在师徒间代代相传,而文字资料及设计图纸极少。另外,随着近年来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很多传统建筑年久失修,老砖雕手艺人无用武之地而纷纷转行,而作为传统建筑一部分的砖雕技艺也濒临失传。 如何让这一民间传统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一直是史文沧思考的事。四年前,笔者曾有幸与史文沧老师一起在嘉莲残疾人援助中心公益教学。当时他教授残疾学员做砖雕,希望开发出的砖雕文创产品能让他们增加收入。据了解,如今那些学员已经能独立创作砖雕工艺品,面向大众出售了,他们的砖雕作品还在几次文博会上广受好评。 除了公益教学,史文沧的闽南红砖雕刻工作室还和一些学校合作,探索“走进闽南红砖雕”的教学活动,为美术课程带来了新的内容,并让孩子们能切身感受到乡村改造。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这个独特的艺术品种,一起品味砖雕之美 对闽南红砖雕的传承保护,史文沧一方面焦虑,一方面又满怀信心。他说,在文化多元化时代,地域性的传统文化正处于剧烈的嬗变状态,跟不上变化被淘汰是件自然的事,但只要把创意根植于本土,适应这种变化,闽南红砖雕也一定能焕发新的生机。 (文/林麗芳 摄影/谢培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