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勇挑重擔愛國力行,爭做堪當大任的新時代中國青年(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10
摘要:面對海外部分網絡平台上的一些謠言和不實傳聞,常州大學學生金學偉與一些國外學生一起,根據1分多鐘的短視頻《加油熱干面》,制作了抗擊疫情的英文科普宣傳視頻,在表達戰勝疫情信心決心的同時,向世界展示了真實的

面對海外部分網絡平台上的一些謠言和不實傳聞,常州大學學生金學偉與一些國外學生一起,根據1分多鐘的短視頻《加油熱干面》,制作了抗擊疫情的英文科普宣傳視頻,在表達戰勝疫情信心決心的同時,向世界展示了真實的中國。

這些用自己的視角、自己的語言、自己的體驗、自己的方式進行的網絡創作,充分展現了學習踐行成果,讓正能量始終充盈在網絡空間。

勇挑重擔,爭做堪當大任的新時代中國青年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高校青年師生以實際行動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寄予的殷切期望。

一大批 “90后”“95后”勇擔重任、奮勇沖鋒。北大援鄂醫療隊年齡最小的隊員劉金鵬在武漢度過了23歲生日,兩個多月一直在ICU病房奮戰,凡是插管、吸痰這些又苦又累又有風險的活兒,都是搶著干。

同樣23歲的還有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李依,疫情發生后,她第一時間請戰,1月23日除夕夜進入了隔離病區。在得知選拔援鄂醫療隊員的消息后,她再次第一時間報名參戰,后隨援鄂醫療隊奮戰於雷神山醫院。

武漢科技大學的“95后”女孩李慧主動申請進入任務較重的呼吸二病區工作,並要求不要告知家人,隨后寫下了“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的誓言。三峽大學的黃丹丹堅持在上班期間不吃東西、不喝水、不上廁所,就為了保証一個班隻穿一套防護服。

他們都是舍生忘死、不怕犧牲的當代中國青年!

疫情當前,舍家為國、風雨同舟,成為許多高校師生的自覺行動。他們把對家人的擔憂深埋心底,堅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其中不乏新婚的夫妻、同行的父子、待產的媽媽。中山大學的梁玉嬋在本該結婚領証的大喜日子,與“准新郎”商議后推遲領証日期,遠赴武漢漢口醫院在隔離病房裡戰斗,成為大家心中的“最美新娘”。四川大學的劉逸文,因為匆忙,走之前都沒來得及跟年幼的孩子道別,很長一段時間孩子不知道媽媽去了抗疫一線。后來隻能通過電話視頻安撫小孩,“媽媽在打怪獸,等到擊退病毒的那天一定會回家”。

很多大學生加入到社區志願者服務隊伍中來。中國礦業大學的“00后”武漢女孩謝小玉,主動報名成為志願者,從“宅女”變成了早出晚歸的社區“跑腿王”,為200多戶人家送生活用品。北京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本科生荊銘在成為一名社區志願者后,當得知需要給隔離病患家屬送飯、倒垃圾時,毅然堅定地說:“我來吧!”

為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上海音樂學院組織開展了“滬鄂同心、守望相助”雲輔導項目,為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武漢兒科醫院4歲半到21歲的百余名醫務人員子女、留守兒童,教授網上樂器課程及心理疏導。同樣,在武漢大學,1270名“90后”“00后”一起,共同為武漢市100多家醫院和全國援鄂醫療隊598名醫護人員子女提供“多對一”線上服務。

還有一些大學生發揮自身學科優勢,為抗疫斗爭貢獻力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碩士研究生付瑩瑩在導師的號召和組織下,與十幾名同樣懷有科研報國熱情的同學,組成疫情應急研究團隊,開展基於大數據的疫情預測分析工作,團隊提供的世界疫情預測地圖、北京疫情風險地圖、中國復工復產地圖等可視化服務,以及每日疫情預測分析報告,為疫情研判分析和政策決策提供數據基礎。

華中農業大學通過學校官方新媒體平台給全校師生發了一份特別接地氣的倡議,希望返鄉師生“亮明身份”“就地依法科學有序幫扶春耕備耕”。倡議書發出后,廣大青年師生用投身春耕生產的實際行動“亮明身份”,知行合一。和華農師生一樣,90后女大學生趙亞南就讀於南京農業大學,這個寒假她回到了老家——內蒙古烏蘭察布市的一個村庄,邊上網課邊等待開學的這段時間,正逢“春耕”伊始,她便將專業所學運用到了田間地頭,還幫助村民育苗,為家鄉生產助力。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堅定奮斗信念,勇擔時代重擔,書寫愛國篇章,讓青春之花絢麗綻放!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