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转型做自媒体、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培训机构也可以把老师组织起来做自媒体,自己转型做一个MCN,打造一些网红,实际上去年我就见到有一些教育机构这么干了,我个人建议现在可以做抖音、快手短视频梳理知识点了,比如专门讲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为了防止抄袭,老师尽量做到出镜讲解、现场展示,不会做短视频采用“剪映”或者老师只管录,由专门人员剪辑,分发,再到抖音店铺买课程资源等,各个账户之间可以做矩阵相互导流量卖课程,同时每周固定时间进行直播教学。 最后,线下教育机构即使不赚钱也引入直播课系统对学生进行正规教育,现在已经把目光放在疫情之后的暑假以及下半年生源的提前锁定上;把这段时间当做是互联网教育工具的学习期和试用期,培养起老师本身对于工具的熟练程度,相关的课程可以录制下来,供以后线下开张之后学生报班的补充、增加附加值;并且并且逐渐打磨起不依赖于老师临场发挥的专业教案体系来,从而保证培训教学质量的稳定化。 经过上述属于低成本利用互联网的“锦囊”,待到积累一定学生量后再思考如何采纳教学系统以及APP模式进行转型,如果现在在没有生源的情况投入太多,往往效果也不尽人意。 这段时间看起来是教育机构的寒冬,实际上却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契机,培训机构如何给学生更多人生反思的路标、培养健康的三观、包括培训机构本身也可以引导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人生也不只有考试,甚至也可以做一些专业领域的探究和深挖,甚至可以锻炼写小论文、做线上读书会等等,鼓励才艺特长线上展示切磋培养自尊自信等,这些或许以前教育没有兼顾的,或许是更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