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讯 近年来,巴马瑶族自治县以实施全域化红色教育基地为抓手,以打造“重走红军路”主题教育线路为重点,着力建设具有巴马特色的全域党性教育基地。 整合资源,共建全域教育基地。针对该县红色教育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的实际,统筹整合资源,打造红七军二十一师师部旧址、韦拔群烈士牺牲地香刷洞、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等32处革命遗址,以点连缀,点线成环,切实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把红色优势转化为教育优势,形成了全域化红色教育基地。 示范引领,打造党性教育高地。突出抓好对韦拔群烈士牺牲地香刷洞的改扩建,高标准规划设计总体改建扩建方案,努力把香刷洞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打造成为区内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项目总投入3500多万元,目前前期工作有力推进。同时,投入1000多万元对红七军二十一师师部旧址、西山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革命历史陈列馆等15处革命遗址进行保护修缮,完善其“存史、资政、育人”重要作用。 挖掘内涵,深化党性教育主题。整理全县130余件在册馆藏红色文物背后的故事,充分挖掘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陈洪涛、黄松坚等缔造和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红色传奇,学习革命先辈的信念坚定、艰苦奋斗、担当有为、忠诚奉献精神。开发一批新课程、新教材,坚持用革命史实和党员干部对话,用老一辈共产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奉献观与党员干部对话。坚持用信仰的力量感召人,用真实情节说服人,用问题思考启迪人,让党性教育凸显时代精神,让党员干部从“感动一阵子”升华为“铭记一辈子”,引导干部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韦帮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