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选择移山而不是搬家,是因为他正视生活中的困难,不逃避责任勇于担当,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是这样的愚公精神,曾激励了一代代的中国人勇担责任,奋勇向前。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重重困难蜂拥而至,在面对这些阻碍的时,我们应当大力弘扬愚公精神,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气魄,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为建设美好中国添砖加瓦。 建设美好中国,要像愚公一样毫不退缩、迎难而上。不怕一切、排除万难是弘扬愚公精神的基础前提。中国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搬山的历史,果没有前人在面对困难时毫不退缩的勇气,如果没有当代的开拓者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的拼搏,社会又怎能向前发展?每一个人都是建设美好中国必不可少的一个“螺丝钉”,今天我们在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时,也应像愚公一样不怕困难,不惧艰险,愈挫愈勇,百折不挠,。 建设美好中国,要像愚公一样务实肯干、勇于担当。求真务实、踏实肯干是弘扬愚公精神的必由之路。有了这样一股“实干担当”的劲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成的事业。当面对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时,必须发扬愚公精神,把别人不敢想、不愿做的事情扛到自己肩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建设美好中国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建设美好中国,要像愚公一样持之以恒、奋斗不息。锲而不舍、矢志不移是弘扬愚公精神的重要保障。“沙漠愚公”苏和,扎根西夏古城十余年,投身于荒漠化治理保护,不怕暴晒,不惧风沙,终把“荒漠”变成“绿洲”。如果没有不抛弃、不放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没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是难以取得这么大的成绩的。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攻坚期,和实现小康社会决胜期,这个过程既不会顺风顺水,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愚公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书写出属于新时代美好中国的光荣与梦想。 愚公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传承和发扬愚公精神,让其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发挥出激荡人心的正能量,让愚公精神激励我们以新状态迎接新挑战,为国家赢得更加辉煌美好的未来。 相关资料 2021国考申论范文:城乡互补发展 共寻理想生活 拔地而起的高楼,似鲸吞又似蚁噬,侵蚀着乡村的生存空间。这其中的“城市化”观念,既曲解了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也违背了文明发展的选择。不仅让城市的发展失去了长远稳固的后方,也让乡村的生机尽去,更是让我们无法获得真正的理想栖居。不难发现,只有让文明互补,让城乡共存,游走于城乡的我们方能寻找到真真理想的生活。 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互补。城市的文明意义与乡村的文明意义截然不同,却又互补共通。当我们久居城市习惯了钢筋混凝结构的庄严,也希望感受乡间田野的空旷清新。固然城市给人们带来的是进取,是突破,是效率,是更优质的物质满足,但过度重视物质财富的创造,总让我们缺乏灵魂的栖息。或许只有重返乡土故居,感受乡村的文明意义,才能更好的抛下物质,追寻灵魂的本质问题。同样,当我们久居乡村习惯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也希望感受城市高楼林立的井然有序。当中国最普遍,最广泛的基层农村面临时代的机遇,是城市的青年们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格局,那些突破束缚的创造思维,让乡村的建设发展奔向了振兴的未来。这其中发挥最关键作用的不仅是时代青年的选择,更是城市发展实践出的先进理念与思维。可见城市赋予农村发展的机遇,而农村亦提供城市精神的皈依。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并非是优胜劣汰的单项选择,而是阴阳相合的共生与互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