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历时17年打造 勾勒近千年教育轨迹 《上海教育史》(四卷本) 面世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30
摘要:东方网-上海频道-历时17年打造 勾勒近千年教育轨迹 《上海教育史》(四卷本) 面世-上海,教育史,华东师大,缪宏才,学部,中国,房建军,陆靖,徐炯,尹后庆,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12月28日报道:由华东师大教育学部、上海教育出版社耗时17年打造的《上海教育史》(四卷本)近日面世,该书作为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研究上海教育历史的著作,勾勒了近千年来,尤其是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上海教育越走越强的发展轨迹,成为观察和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窗口。全书分为四卷,总结了上海教育不断发展的原因,总结了上海教育的经验、成就和举措,为我们了解上海教育的历史,认识上海教育的今天,展望上海教育的明天,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历时17年打造 勾勒近千年教育轨迹 《上海教育史》(四卷本) 面世

  12月28日,华东师大教育学部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借《上海教育史》(四卷本)出版之际举行“上海教育的历史与未来发展”研讨会暨《上海教育史》(四卷本)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市教委主任陆靖,市教委原主任、《上海教育史》(四卷本)顾问张伟江,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周维莉,华东师大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党委书记房建军,上海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缪宏才等深度参与上海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领导,以及辛勤工作在上海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关注上海历史和上海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等40余人参会。

  

历时17年打造 勾勒近千年教育轨迹 《上海教育史》(四卷本) 面世

  上海教育通史的草创之作

  上海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耀东主持新书首发式,房建军和缪宏才为新书揭幕。《上海教育史》(四卷本)主编、华东师大教育学部杜成宪教授代表作者团队从缘起、撰写队伍、编纂工作与贡献四个方面介绍了本书的编纂情况。他提出,近代以来的上海堪称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教育思想的策源地、教育探索的园地、教育交流的窗口,形成了善于学习、兼容并包、务实求效、求新求变的精神特色。

  

历时17年打造 勾勒近千年教育轨迹 《上海教育史》(四卷本) 面世

  缪宏才就《上海教育史》(四卷本)的出版情况作了详细介绍。他说,本书从2002年立项,至今终于面世,几乎可以说是20年磨一剑了,出版周期就有10年之长,凝聚了三代编辑的热情和付出。

  袁振国表示,人们通过读史了解过去,而记载历史的水平和分量就决定了人们对过去历史的认识。上海教育在全国、全世界都有独特的借鉴意义,现在我们通过这部《上海教育史》(四卷本),把上海的经验、做法提炼加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话语体系,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工作。

  尹后庆表示,《上海教育史》(四卷本)梳理了上海教育历史脉络,将近千年尤其是近一个半世纪以来波澜壮阔的上海教育史凝结成文字,为传承弘扬上海教育文化,续写上海辉煌的教育史,增强教育文化自信作出了贡献。

  张伟江认为,写好教育史,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体现。现在经济条件不差,教育条件也很充分,应该好好地写史,鼓励各高校、各中学把历史记下来。华东师大作者团队坚持不懈,精益求精,体现了真正的学者精神,他们的精神应该大力弘扬。

  周维莉表示,《上海教育史》(四卷本)较为全面地勾画了历史长河当中,上海教育独树一帜的发展轨迹,体现了海派文化在上海教育崛起中的独特作用,正是海派文化特质促使上海成为中国现代教育的领跑者,这对于我们提升文化领导力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该书还特别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上海教育在党的领导下走过的探索之路,是为继续推动上海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力作。

  陆靖指出,《上海教育史》(四卷本)的出版,是上海教育界的一件大事。《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提了很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上海要全面达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几乎所有的指标;今天,上海基本达到了这些指标。上海教育接下来怎么走?本书提供了答案。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思路。

  徐炯表示,世纪出版集团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努力打造上海出版高地,在学术出版领域,坚持强化专业特色,巩固内容优势,集中推出一批品质一流、价值厚重的重磅佳作,《上海教育史》(四卷本)就是一部高峰之作。他期待上海出版业与上海教育界更加密切的合作,将教育的优质资源转化为出版的优质资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文化繁荣和教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