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与吴晓波频道“联姻”失败后 全通教育引入新股东纾困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27
摘要:(原标题:与吴晓波频道“联姻”失败后,全通教育引入新股东纾困此前因收购吴晓波频道失败、并购子公司业绩不佳,全通教育一度陷入亏损僵局。)记者柳书琪继9月

  (原标题: 与吴晓波频道“联姻”失败后,全通教育引入新股东纾困 此前因收购吴晓波频道失败、并购子公司业绩不佳,全通教育一度陷入亏损僵局。)

  记者 柳书琪

  继9月收购吴晓波频道折戟后,全通教育(300359.SZ)引入国有独资企业中山市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山交通)担任二股东。

  全通教育于12月25日发布公告,宣布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全鼎资本的股份转让已完成过户登记。受让方为中山交通,转让股份共计5821.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18%。转让后,该公司成为全通教育第二大股东。

  官网显示,全通教育2005年成立于广东省中山市,2014年登陆创业板,其主营业务包括教育信息化、校园服务,及继续教育等。

  据中山交通官网介绍,中山交通为中山市国资委全资子公司,此前2018年11月,中山国资就曾通过直属的中山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让全通教育5.18%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中山市国资委已持有全通教育共计14.37%的股份,持有数仅次于实际控制人陈炽昌。

  此次中山市国资委再度入股全通教育,与地方政府扶持本地民营企业有关。据中山交通官网显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全通教育实际控制人股权质押比例已达到9成以上。引入国有资产可以理顺上市公司发展模式,也符合近期全国各地加大对本地企业的纾困举措。

  全通教育的困局可追溯至2014年,它在上市后启动了大规模并购战略。仅2015年一年,全通教育就并购了9家企业。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通教育旗下共有45家控股子公司,其中16家为并购取得,涉及教育、互联网、信息科技等多个领域。

  并购将全通教育推上了发展快车道。2015年及2016年,其营收增速均超过了120%,分别为127.97%与122.58%。高速增长的业绩一度让其市值冲上535亿元,超越贵州茅台(600519.SH)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企业。

  大举并购带来的隐患也随之浮现。全通教育2015年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108.56%,但2016年却大幅下滑至9.99%。随后两年,其营收及净利润增幅持续下滑。2018年年报显示,当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高达6.86亿元。全通教育业绩也因此由盈转亏,净利润暴跌近11倍。截至2019年12月27日,其市值仅剩36.53亿元,较高点蒸发93.17%。

  据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通教育净亏损1739.38万元,同比下滑近四倍。公司在财报表示,业绩变化主要受宏观经济形势及产业政策变化影响,相关并购子公司经营情况未达预期,若后续经营环境未能有效改善或进一步下滑,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

  陷入亏损困境的全通教育此后仍继续收购之路。今年3月,公司拟作价15亿元收购杭州巴九灵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巴九灵)96%的股权。财报显示,巴九灵在2017年和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5014.98万元和7487.04万元。若收购成功,巴九灵可以直接带动全通教育业绩增长。

  但由于巴九灵重依赖财经作家吴晓波的个人影响力,深交所对此次收购给予重点关注,并曾两次下发问询函,要求说明该笔交易的实质是否为吴晓波个人IP证券化,以及并购是否为“忽悠式”重组。历时半年后,交易最终宣告失败,吴晓波频道称,将继续寻求并购或独立IPO。

  针对此次对全通教育的入股,中山市国资委在文章中称,入股后,将与其在文旅、科技、教育等领域将展开合作,借力国资的政策和资金优势,盘活国资自有的教育资源和大数据资源等,围绕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项目进行规划和创建。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