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这些植根于中国企业土壤的厚实案例,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企业改革发展思想。更难得的是,他一直笔耕不辍,将他的思想、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结集出版。到目前为止,他已出版了《包容的力量》《央企市营》《国民共进》《我的企业观》《整合优化》《经营方略》《笃行致远》《问道改革》《经营心得》《改革心路》《问道管理》《问道创新》等10多部著作。
图:宋志平部分著作 这些著作既是一部部精彩纷呈的思想荟萃,又是一部部深入浅出的实战教案,还是一部部融会贯通的特色专著。这些著作传递出来的经验和思想源自长期的企业实践,是周而复始的梳理提炼,是共性规律的归纳总结,是百战过后的认真反思,是久久为功的思想结晶。每一条经验或教训都是宋志平用“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心血磨出来的,是用辛勤耕耘的汗水和泪水浇灌出的思想之花。他也因此被业界誉为“企业思想家”。 对于自己的这些思想和心得,宋志平认为自己有责任传播出去,奉献给社会,造福于后人。于是,他又多了一个布道者的角色,履历中又增加了教授、导师和讲师的身份,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 他受邀担任了中组部的讲师团成员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讲师团成员。他还受邀担任国内多家高等学府的兼职教授,经常被邀请到北大、清华、国家行政学院等高等学府讲课。他还是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三届委员。 在国资国企系统,他更是专门的培训导师,他是国务院国资委大连高级经理学院EMT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该项目专注于国企领导人员系统化培训。
图:宋志平到中国传媒大学讲国企公开课 在担任央企掌门人这17年间,宋志平在管理企业的同时,经常被邀请到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深入一线,传经布道。这些年来,不少央企、地方国企的负责人和高管,都听过他的讲课。 立意高远而又深入浅出,升华理论又辅之以实操佐证,宋志平每次的授课都获得热烈反响。一些年轻的央企高管笑言:“我们是听着宋总熟悉的声音长大的。” 他不停地到国内甚至世界顶级论坛、峰会、大学演讲,在各种场合积极发声,澄清公众对国企的误解,解读对政策的理解,同时大力呼吁改革,传播企业经营的思想与心得。
图:宋志平在哈佛商学院分享中国建材案例 演讲授课、采访撰文、著书立说,尽管这些占据他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但他却乐此不疲。他希望让更多的后来人,能从他们这一代的经历和经验中得到启迪和汲取养料。 智囊:从中企研到中上协 今年5月11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简称中上协)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宋志平被选举为新一届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这次当选,为宋志平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
图:2019年宋志平当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面对3700多家上市公司、约60万亿元总市值的大盘子,如何带领协会帮助他们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这对宋志平来讲,责任很大,任务很重。但他对上市公司的发展,既有信心,更有底气。他深谙资本市场之道,又有着丰富的管理上市公司的经验。 他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近20年,他领导的中国建材旗下的上市公司就有14家,有A股公司、H股公司和红筹股公司。每年,他还会带队进行路演,与各类投资者进行充分而深入的沟通。
图:1997年北新建材在深交所上市 同时,他对公司上市情有独钟。1997年,他推动北新建材在深交所上市。2006年,他推动中国建材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09年,他推动国药控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他曾多次讲到,没有上市,就没有中国建材和国药的今天。他领导的每一家企业都是因为上市而获得重大转机的。 宋志平说,他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有好的上市公司才有好的资本市场,有好的资本市场才能培育好的上市公司。他对搞好上市公司信心满满,在一次上市公司座谈会上,他鼓励大家说,不信东风唤不回!
图:2006年中国建材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从上任到如今仅半年时间,他的足迹遍布全国,为上市公司董事长授课、在各种论坛演讲、接受媒体专访,积极发声,传授经验,呼吁加强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之所以这么快进入状态,因为他对执掌协会非常熟稔。实际上,在此之前,他已经担任了7年的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简称中企研)的会长。去年,他又连任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