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建材

旗下栏目: 动态 建材 趋势 市场

中国建材:莫把周期股当白马股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14
摘要:自2006年以来,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净利润从2.98亿元增长到2019年末的109.74亿元,年度分红也从2006年的0.67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9.52亿元。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3323.HK)由两家H股上市公司:原「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与原「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5月重组而成,目前来看,是建材领域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自2006年以来,净利润从2.98亿元增长到2019年末的109.74亿元,年度分红也从2006年的0.67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9.52亿元,除2015-2016年分红突然下降外,其余时间分红比例均逐步上升,而2015-2016年的分红情况下行与2015-2016年的利润情况不乐观也有关。

若长期投资这类行业龙头企业,就需要考虑分红的可持续性,这取决于对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和竞争格局的判断,不过对以前异常的业绩波动也需要进行深度的研究。

一、中国建材的商业模式

中国建材目前水泥产能5.21亿吨、商混产能4.6亿方、石膏板产能24.7亿平方米、风电叶片产能16GW、玻璃纤维产能250万吨,水泥和玻璃工程服务占全球市场份额60%,不仅如此,中国建材还涉及到工程服务、风电叶片等领域,其中主要业务收入来源于水泥,根据2019年的年报披露,中国建材的水泥收入为188亿元,同期营业总收入仅364亿元,水泥业务收入接近中国建材收入的半壁江山。

就中国建材年报中披露,中国建筑(5.170, 0.00, 0.00%)在行业中的地位为:水泥生产商、商品混凝土生产商、石膏板生产商、玻纤生产商、玻璃工程服务商为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生产商,同时也是国内的风电叶片生产商龙头。

当企业市场占有份额逐步上升时,其成长性就会下降,更多具有周期属性,如果能够深度解剖中国建材的上下游,可发现:

1、建材行业的上游相关产业包括能源、运输、采矿、设备制造等产业

2、下游相关产业包括房地产、建筑业等产业,同时又与环保产业密切相关

从建材行业的相关产业来看,建材行业与国民经济的诸多基础产业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建材行业的发展周期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中国建筑是否能够摆脱周期性的束缚则相当重要。

二、强周期性下的杀伤力

建材行业表现出周期性的特征,由于需求下滑的传递是缓慢的,企业在有利润时会持续不断地生产,当需求下滑,而供给却并没有下滑,最终则是价格下滑,在价格下滑的初期,企业并不十分敏感,往往 会继续维持原有的生产,直至严重亏损后方砍掉产能,而这个过程在在2015-2016年的时候,整个国内的基建进度在迅速下滑时表现的淋漓尽致:

如下滑最严重的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结构性矛盾凸显,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同比增长17.2%,同比回落4.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同比回落9.5个百分点。受此影响,建材行业需求增速明显下滑,水泥需求为25年来首次负增长,同比下滑5.3%。

从中国建材披露的各分项数据来看,整体上的产品出现量价齐跌的过程,以中国建材的主要产品水泥来看,水泥价格指数从2014年末的100点下滑至2015年末的不到80点,整体下滑幅度迅猛,因此,2015年相对于2014年的收入下滑了17.8%,在产品价格端下行的背景下,公司的利润情况会出现加速下行,因而, 在2015年相对2014年的税后利润更是出现高达67.8%的下滑,归属股东利润下滑幅度达82.8%。

但从这一点来看,虽然中国建材在2018-2019年持续不断的高分红,不过其本身具有的周期性更适合在行业低点进行周期性布局,景气周期高点进行逐步兑现更好,单从买入收息的角度来看并不乐观。

然而,建材行业除周期性外,这些年表现的极强的成长性,为什么这样一个强周期的行业会展现出很强的成长性,且是否能够维持?

三、中国建材展现的成长性与弹性

部分市场参与者近些年将中国建材解读为「成长股",估值也随着公司展现的利润回升也带来了估值上的快速上行,其中2017-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07.68%和63.32%,自然市场给中国建材的估值也一路走高,PB从2016年接近0.3倍到现在的0.8倍。

根据产业经济学,当行业周期不景气时,大公司则具有很强的扩张性,由于2015-2016年残酷的行业量价齐跌的困境,使得大量的中小企业陷入严重亏损的境地,甚至是倒闭关厂,行业集中度也在2015-2016年快速提升,并且,中国建材与中国中材进行合并后,整体对于行业的话语权大大加强,从中长期视角来看,水泥甚至是大多数建材行业将保持高集中度,各地区逐步形成"寡头为主、小厂分散游击」的趋势,在经济没有出现快速下滑时,行业的将维持持续高景气度。

可是上述竞争格局的假设是来源于「宏观经济不至于崩溃」,目前水泥价格整体处于高位阶段,中国建材的毛利率也从2015年的24.55%走高至2019年的30.22%,行业整体的毛利率整体也是随着水泥价格的上涨而持续走高,这会使得一些不在统计范围内的企业逐步投建新增产能,在行业景气度较高时使得供应量逐步上升,若需求端再次下滑,将重演2015-2016年的情形。

因此,2016年以后的利润快速上涨,与2015-2016年行业低迷接单塑造的良好竞争格局有关,同时也是展现了建材行业强大的周期性,趋势主要产品价格不断上涨 ,产品销售收入量价齐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竞争格局优化后会导致中国建材的估值走高,同时中国建材业无法完全摆脱其固有的周期性,这样一家公司来作为长期持有收息的企业,风险并不低。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