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建材

旗下栏目: 动态 建材 趋势 市场

龙头企业加速长三角战略布局,资本驱动产业链水平提升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3
摘要:长三角一体化进入加快推进新阶段后,龙头企业的跨区域战略布局也得以加速。以苏宁为例,其将在上海建设苏宁国际化管理总部基地,打造苏宁全球化发展的升级版平台

长三角一体化进入加快推进新阶段后,龙头企业的跨区域战略布局也得以加速。

以苏宁为例,其将在上海建设苏宁国际化管理总部基地,打造苏宁全球化发展的升级版平台,目前正在进行前期规划和项目申报。

苏宁易购副董事长孙为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个国际化总部基地拟规划为苏宁金融、苏宁文创、苏宁投资等三大全国总部以及苏宁IT上海研发中心、苏宁易购华东区域总部的办公基地,其中还将包括业态体验中心、零售技术创新展示中心等。

“我们必须要把这些新业务融入上海,立足上海。从这个意义上讲,苏宁是把上海当作在全国甚至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枢纽。”孙为民说。

龙头企业的跨区域布局带动了产业链的延伸融合以及资源要素在长三角区域内的流动,但这背后还需要资本的运作、营商环境的提升等多方面条件的辅佐。

龙头企业布局长三角

在浙江绍兴市越城区的绍兴集成电路小镇,核心项目“中芯绍兴”正在快速推进,年底可实现生产线试运行,明年3月前可实现主要产品量产。

这里将建设一条集成电路8寸芯片制造生产线和一条模组封装生产线,投产后将形成芯片年出货51万片和模组年出货19.95亿颗的产业规模,预计年销售收入达40亿元人民币。

在江苏无锡高新区,华虹无锡(一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土建。

总投资逾100亿美元的华虹无锡集成电路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是无锡历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也是华虹集团在上海市域以外布局的第一个制造业项目,将分期建设数条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

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约25亿美元,新建一条工艺等级90~65纳米、月产能约4万片的12英寸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生产线,支持5G和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华虹无锡基地项目首期项目实施后,将适时启动第二条生产线建设。

在江苏南京,上汽集团浦口基地EP22纯电动乘用车生产线已建成投产。

从2007年底上汽与南汽全面合作开始至今,上汽集团在长三角地区拥有200家企业和生产基地,涵盖整车、零部件、服务贸易和金融四大业务板块。长三角已成为上汽自主品牌的重要出口基地。

龙头企业加速长三角战略布局,资本驱动产业链水平提升

在安徽,2019年苏宁将新建合肥长丰、芜湖两座占地770亩始发仓物流基地和蚌埠平行仓建设。届时将承担安徽苏宁门店销售、小件B2B、B2C网上业务及天天快递安徽各地区枢纽,提高安徽区域的配送时效。

目前,苏宁在长三角地区线下智慧零售门店数量达到3200多家,物流网络实现100%全覆盖。4月16日,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在长三角工商峰会上表示,未来三年,在长三角地区,苏宁将至少再落地2000多家智慧零售门店。

龙头企业的跨区域布局,与整个长三角要素资源的流动以及产业链延伸融合、产业布局的优化密切相关。这也事关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打造。

资本驱动产业链水平提升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13日召开会议,强调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坚持稳中求进,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重点和关键。要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一体化建设,强化创新驱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产业链水平。

为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长三角需要优化重点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产业合作转向要素分工、价值链分工。而资本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日,上海自贸区基金牵头发起设立了长三角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发展基金。

根据规划,该基金将重点投资长三角地区处于高速成长阶段的优质现代供应链平台与智慧供应链技术企业,主要包括:供应链服务和交易平台,新零售平台,跨境电商、跨境物流平台以及涉及到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物联网芯片、自动化领域的智慧供应链技术。

该基金由上海自贸区基金联合航空枢纽营运主体及航空运输骨干企业、长三角物流供应链龙头产业资本、大型商贸产业集团、政府引导基金等共同发起成立。

事实上,这也是推动建立长三角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有效举措。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在5月6日举办的“长三角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大会”上说,下一步,长三角要更加紧密合作,共同落实国家供应链创新战略,打造行业生态圈,进一步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的深入融合与创新发展,合力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全国样本。

目前,长三角已经设立了多支产业投资基金,比如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上海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长三角产业创新股权投资基金等。去年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也提出,支持设立长三角地区各类产业投资基金。

5月5日,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第一次投决会举行,共过会三支基金,分别为聚焦物联网供应链变革的新犁基金、聚焦创新药的弘晖基金和聚焦IVD的雅惠基金,标志着基金投资的顺利启动。

由上海国际集团发起的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于2018年12月29日正式成立。基金首轮封闭规模超过70亿元,预计可撬动超过500亿元的资本。

上海国际集团董事长俞北华说,下一步还将与国内著名AI龙头企业、CRO龙头企业、机器人龙头企业,一起发起设立相关产业链基金,推动产业生态快速在长三角地区积聚,并向全国乃至全球辐射,在新的技术浪潮下,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优势产业链集群。

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聚焦以生物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产业融合。俞北华说,通过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的资本引领和融合,一是发掘长三角处于科技前沿的优势产业,二是培育产业链上的优势企业,三是完善优势产业链在长三角区域内的布局。

目前,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已经储备了超过30个符合立项条件的专业子基金,重点布局中早期的科创型企业。基金目前已覆盖的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完成或正在申报科创板,如江苏苏州的博瑞医药、安徽芜湖的埃夫特机器人等。

俞北华说,在高质量发展的指引下,基金将源源不断地为科创板输送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链上的各类创新驱动项目。随着基金后续不断滚动运作,将引领更多社会资本对超过1000个前沿技术领域、5000个创新实体项目的资本投入。

“在协同创新效应的不断催化下,长三角优势产业链能够不断被有效延展,产业链上的新生企业会层出不穷,优势企业会快速成长,并最终形成长三角优势产业集群。”俞北华说。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