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台商间偶尔的相互串门走访,变成了不定期的轮流聚会。随着参与台商数量越来越多,2003年前后,在台商苏文博的倡议下,集美区台商联谊会正式成立。自此,集美区的台商们就有了定期聚会、联络感情、信息共享的平台。“加入台商联谊会,也是有一定条件的。”陈素敏笑言,“除了自愿参与活动之外,会员还必须是正式注册经营的台商。这样,台商们之间面对面交流,信任度会更高,反馈到的信息也会更加精准。” 这里给台商们家一般的温暖 集美区台商联谊会成立之初,联谊活动多以餐会为主。当时,网络、手机等通讯手段还不发达,资讯传播基本都靠口耳相传。通过餐会,台商们不但能聊聊家常,还能咨询商业信息,商讨解决办法。慢慢地,联谊会的餐会就变成了一个常态化的情感、商业交流的平台。 “当然,联谊活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发生着变化。”从2013年起,陈素敏开始担任集美区台商联谊会总干事。2016年,陈素敏创新性地带领台商进行户外团建活动。 陈素敏说:“记得那一年的3月,我们组织户外活动,去了华安。当时,每家会员台企有三个名额。大家一起爬山,游览土楼村,参观台商经营的茶山,一起吃烤乳猪,非常高兴。从那以后,联谊活动的形式就以餐会和户外团建交替开展,户外团建也逐步涵盖了郊游、公益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内容,并一直延续至今。” 担任集美区台商联谊会总干事六年以来,陈素敏的热情和耐心一分不减。举办联谊会活动,她必亲力亲为,协调处理好大小事务:从联系台商、查看活动场地、确定活动内容、与活动主办方进行沟通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到现场活动开展以及活动结束台商意见反馈等全流程事务,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必须这样,联谊会的活动才能更好地开展,才能让台商在这里也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陈素敏说,“只要台商们能够安心、开心地在这里创业兴业,我累一点算不了什么。” 在台企与政府间架起连心桥 除了团结广大台胞台商台属,增强凝聚力,服务广大台胞台商台属,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集美区台商联谊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台湾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架设连心桥,增强台商台胞与相关部门间的联系。 “区里的各位领导,都非常支持我们集美区台商联谊会的工作。”据陈素敏介绍,集美区台商联谊会为会员单位提供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经济信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及时把各级惠及台企台胞的政策措施传达到每个企业、每个台胞,同时还会邀请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参加活动,促进双方的交流与沟通:一方面,台商遇到的诸如“三旧”改造、用地、环保等困扰问题,可以直接跟相关人员反映、咨询;另一方面,政府相关人员可以借助联谊会的平台,为台商们宣讲政策、传递信息等。 在政府部门与台商台胞之间,集美区台商联谊会无疑起到了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和许多台商的诉求一样,陈素敏非常希望联谊会不仅能增进台商之间的感情,更能拉近台商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正因为如此,陈素敏始终热心地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积极为台胞台商排忧解难。 陈素敏期望,联谊会可以吸收更多富有热情和活力的台湾年轻一代,让集美区台商联谊会越来越年轻,力量越来越强大,进而让无论是老台商,还是新台青,都能把杏林台商投资区当成第二个家,热爱这片投资的沃土,在这里安心创业就业,永续发展。同时,她还衷心希望,两岸商业精英未来能在政府的推动下,共融并进,创造更辉煌的商业前景。
标签: 责任编辑:张薇
相关新闻 台胞“登陆”交流不断 浙江苍南搭建桥梁促民间互动这几日,浙江省苍南民族中学学生郑漫缘时常想起一位新朋友——来自台湾的布农族女孩全纭瑶,她们于“2019浙台(苍南)少数民族青少年交流活动”中相识,并约定以后经常联系。 全云瑶是台湾南投县民和中学的学生,对于来到大陆的第一印象,她说:“这里的活动很好玩、超喜欢,见到大家感觉都十分热情。”民和中学学生全玮欣也表示,“大家这么热情地迎接,让我们感到... 想台商所想 助力转型升级 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成立30周年之照片背后的故事4◆上图为2010年前后,谢宗龙的厦门威伯特包装有限公司眼镜盒生产车间;下图为2019年,谢宗龙的 AT皮具私人定制空间。 从车间企业发展面貌的变化,不难看出,自2003年成立厦门威伯特包装有限公司开始,台商谢宗龙的企业在杏林台商投资区,从最初的眼镜及周边产品包装,到现在瞄准私... “连心桥”拉近两岸民众生活与心理距离 在闽台商:力促厦金大桥早日建成▲享受到厦金“小三通”便利的台商们,希望并愿力促“连心桥”早日建成,给两岸民众带来更多好处 台海网10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生林)“台湾海峡通道及金马通桥专题研讨会”日前在福州召开,研讨会披露厦金大桥方案初定的消息。对此,在闽台商表示,这一最新进展是厦金大... 中山台商许家昌:有信心根留大陆永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