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厦门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两岸记者厦门行:近观台商投资区三十年巨变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20
摘要:中工新闻是国内主流新闻网站中工网旗下综合新闻资讯门户,也是中工网核心主频道,每天24小时为广大网民滚动报道国内、国际及社会新闻。

  中新社厦门10月19日电 题:两岸记者厦门行:近观台商投资区三十年巨变

  中新社记者 杨伏山

  弹指一挥间,深受台商青睐的厦门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设立已届满30年。19日,包括5家台湾媒体在内的两岸媒体记者,来到这一片投资热土,近距离观察其三十年沧桑巨变。

  1989年5月20日,作为国务院最早批准设立的四个台商投资区之一,杏林台商投资区正式获批成立。紧随其后,1992年12月,集美台商投资区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

  三十年风雨兼程,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为在厦台胞台企投资兴业热土和“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福地”。

  当天,两岸记者行首日,记者们走访了厦门士林电机有限公司、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来明工业(厦门)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台企。

  在厦门新凯复材科技有限公司,两岸记者一睹网球天王使用过的同款球拍、近距离接触轻便无比的碳纤维自由车、亲手触摸又轻又结实的飞机座椅骨架,见识各类“黑科技”产品。

  这家设立于1991年12月、主营各类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的台企,经过多次增资扩产,目前投资总额已逾一亿美元。

  该公司管理支援中心经理陈立展介绍说,厦门新凯的母公司为台湾拓凯实业,产品99%以上外销,主要出口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生产的高性能碳纤维球拍占有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份额以上,碳纤维自行车架、碳纤维安全帽产能也位居世界前列。

  两岸记者行首日最后一站,记者们来到来明工业(厦门)有限公司参访。董事长吴进忠亲自带领大家深入各栋厂房参观,两岸记者现场见识了各种各样时尚的太阳眼镜,近视镜,偏光镜,老花镜,抗红外眼镜……

  1969年创立于台南的来明集团,1989年前来厦门投资问路,成为厦门最早一批台资企业。扎根集美台商投资区30载,专业经营视光学产品,如今,已成为太阳眼镜、太阳镜片、偏振三维立体眼镜国家及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更是厦门拥有“中国太阳眼镜生产基地”荣誉的开创先驱之一。

  吴进忠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回忆说,1989年,恰逢国务院批准设立杏林台商投资区,他来到这里实地考察之后,认定这里基础完整,有企业所需要必备的基本条件,毅然投资办厂;投资后,厦门市、区两级政府都很支持企业的发展,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得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从原来的1家发展到如今的5家;投资规模从最初的300万美元,发展到如今的5000—6000万美元。”

  统计数据显示,厦门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设立前,全区只有3个较大的中型工厂,工业总产值仅2亿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到2018年,集美区地区生产总值已达686亿元,财政总收入123亿元;台资企业798家,创造工业产值近330亿元。

  除了参访在厦知名台企,在三天的行程里,两岸记者们还将深入一品创客基地、厦门软件园三期、灵动青春·台湾青年创业园、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等投资兴业重要代表,并前往集美区行政服务中心,亲身感受集美区方便、快捷、高效、贴心的营商环境与行政服务。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