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临夏东西协作援建“扶贫车间”带动当地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厦门援疆医生开展义诊活动。 我市积极开展消费扶贫,采购临夏州特色农产品。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李晓平 本版图/市对口办提供)近日,厦门市·临夏州对口帮扶广河县祁家集镇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建成通水。该项目于3月15日开工,安装祁家集干管和朱家坪干管16.07公里、祁家集干管沿线支管6.8公里、新建检查井90座、布设金属设施124套,较好地解决广通河南北沿线祁家集镇的黄家沟、陈家湾和三甲集镇的头家、宗家等15个村共340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8031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这是我市落实党中央“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扎实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工作的一项举措。今年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持续推进对口帮扶地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主动对标对表,落实落细各项帮扶责任。今年3月在国务院扶贫办的通报中,我市在2018年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中继续取得较好阶次,综合排名在东部十三个城市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今日是国家扶贫日,9月份我市率先全国出台《厦门市推进东西部扶贫产业合作的若干措施》,市区两级财政拿出2000万元资金,对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合作过程中实际投资且有效经营、企业增资扩产生产设备采购、吸纳建档立卡户人数、国家部委表彰或列为典型推广的企业等情况给予奖励。鼓励我市企业赴对口扶贫协作地区开展产业合作,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的奖励。 产业合作 援建“扶贫车间”在临夏州各县市遍地开花 “在家门口就可以进厂上班,以前想都不敢想。”临夏州折桥镇后古村建档立卡户王兰花在村里的凯琳鞋业“扶贫车间”上班,弹性工作制让她既可以照顾家里的小孩,还能通过底薪+计件的工资模式,每月领到2000多元工资,算上生活成本,并不比在外打工差,家庭条件明显改善。 目前,厦门-临夏东西协作援建“扶贫车间”在临夏州各县市遍地开花,在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增收的同时,也激发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厦门凯琳鞋业有限公司在厦门援临工作队的引进下,积极投身扶贫工作,今年8月在临夏市折桥镇后古村成立“扶贫车间”,让村里的困难群众实现了稳岗就业。 临夏凯琳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加工运动鞋帮为主的扶贫企业,计划吸纳建档立卡户150户以上,目前就业人数8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4人。秉承“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困难群众参与”的思路,企业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带过来”,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在“扶贫车间”成立电商部,通过线上平台和网络直播等渠道加强扶贫产品宣传和产销对接,提高产品市场认可度和经济效益,巩固脱贫成果。 今年以来,我市新增援建“扶贫车间”64家,目前援建“扶贫车间”总数达到167家,占临夏州“扶贫车间”比例达90%以上,雇佣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达50%以上,已经形成精准扶贫的“厦门模式”,得到中央部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国开行厦门市分行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主动协同国开行甘肃省分行为东西部扶贫协作企业提供“融资融智”支持,9月17日,发放首笔4000万元贷款用于集和兴贸易有限公司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当地特色农产品制造、加工、包装企业产生集合效益,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增收。 在国资委的牵头下,今年我市各扶贫公司在巩固去年产业合作成效的基础上,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继续加强调研和探索,紧盯产业项目带动脱贫,做大做强落地项目,增强当地经济发展“造血功能”,扩大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厦门夯达高原农特产品加工园”项目园区已开工建设,充分利用厦门市各区对左贡县各乡镇产业帮扶资金3000万元和援藏工作组争取的计划外资金500万元,筑巢引凤,重点带动芫根、青稞、松茸等当地农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厦康公司借助背后4家国企股东平台支撑,投入“真金白银”在左贡投资设厂,在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上推广唐卡和藏香等特色产品,引进厦门成功红公司承接左贡县中林卡万亩葡萄基地项目,整理当地旅游资讯在厦门旅游集团官网发布。 消费扶贫 打通临夏优质农优特新产品销售通道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接着广阔市场——日前,今年厦门对口扶贫临夏州的首批“高原夏菜”抵达厦门,我市依托夏商集团遍布城乡的综合渠道网络,为厦门成功构建起一条临夏州优质农产品销售通道。 据了解,今年入厦的临夏州优质“高原夏菜”共有9个品种,包括芥蓝菜、菜心、西兰花、娃娃菜和西芹等。高原夏菜是临夏州一大特产,临夏州的高原气候夏季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孕育的优质蔬菜口感脆甜,营养价值更高。临夏州生态环境绿色无污染,当地农作物传统种植,优质无公害,更能满足市民对高品质蔬菜的需求。 今年在市商务局的牵头下,利用厦门大市场、大流通的优势,夏商集团发挥国有民生流通主渠道优势,与临夏建立起农产品长期稳定供销关系。“夏商集团主动对接帮扶临夏农产品需求,搭建起临夏优质农副产品销售扶贫通道,每周将有两车临夏特色农副产品抵厦。”夏商农产品集团总经理助理、同安夏商农产品公司执行董事魏辉说,夏商集团在帮扶临夏州的同时,也保障了“菜篮子”供应,丰富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8月份,依托临夏消费扶贫App电商平台,我市启动厦临两地工会名优特新产品消费扶贫活动,号召厦门市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工会大力采购临夏州特色农产品,采购消费扶贫产品的标准由人均每年不少于100元提高为不少于500元,帮助开拓市场。来自临夏州内十几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现场参展,产品主要涉及绿色牛羊肉、乳制品、特色饮品、传统小吃等30多个品种。通过现场展销和线上销售,全方位展示了临夏州食品产业、传统工艺、名优产品的各个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