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厦门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创新引领 “厦门样本”走向全国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01
摘要:财富生活频道:收录全球最新最奇的财富生活资讯,最新、最热、最精彩的娱乐新闻、明星八卦,最新笑话幽默、搞笑爆笑资讯与创意

  我市2006年就率先全国推行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被誉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厦门蓝本”。

  其实,在很多方面,厦门都创造了率先全国的“厦门样本”。譬如,厦门“多规合一”改革成为全国样本、率先全国实现“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创新社会治理的“厦门范本”推向全国、分级诊疗改革成为全国典范、率先全国建成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率先全国实现全民医保……厦门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创新举措不断,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初夏时节,海沧大屏山公园内游人如织。人们大多不知道,这里曾经要规划建设一座星级酒店。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这块土地都是作为建设用地的,项目实施似乎不存在障碍,然而在“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上,项目用地却与生态控制线产生了矛盾——它处在“一张蓝图”划定的981平方公里生态控制线内。经过协商,酒店项目被取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应作了调整,这才有了如今完整的大屏山公园。

  发展规划管目标,城乡规划管坐标,土地规划管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对症下药,率先全国启动并持续推进“多规合一”工作,通过实现系统性、整体性的体制改革,明确城市发展底线、理顺规划体系、重构空间规划秩序、形成空间规划“一张蓝图”、建成运行“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从源头上解决“规划打架”问题,避免城市“摊大饼”式扩张。

  形成协调一致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多规合一”的基础工作,是绘出“一张蓝图”,让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林业、市政、水利、海洋等专项规划在这张蓝图上达成“共识”。近年来,我市开展了构建全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空间规划秩序工作,真正实现了“一个城市一张蓝图”。

  在厦门探索“多规合一”的初始阶段,在城市层面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将以往各自为政的专项规划冲突、矛盾置于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下,通过对各领域专项技术层面的协调探索矛盾处理方案。但是,也存在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多种规划并存,缺乏权威、法定的空间总体规划来统筹专项规划。新时期,我市通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各专项规划,确保各部门专项规划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编制依据,最终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当前,厦门坚持市政府统筹、多部门协作,各部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正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同步开展,涉及空间利用的专项规划由自然资源部门会同相关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中,我市强调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强调指标、技术标准和重大要求布局的落实,通过专项规划编制形成事权对应、要素体系化、空间全覆盖、部门协调一致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厦门还敢于反其道而思之,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强化总规对专项规划的合规性审查,由市政府出台《厦门市多规合一空间规划管理办法》,强化专项规划的编前管理、批前审查、批后入库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现有专项规划都进入平台,强化总规对专项规划的合规性审查,深化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部门对专项规划的空间统筹职能。

  以“多规合一”为抓手推进“放管服”改革

  “这两年,我的工作越来越轻松了。”在福建省厦门市行政服务中心,前来办理项目环评手续的厦门象屿港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罗蓉梅说,“项目环评涉及多个部门,以前总是一个部门审批完再跑下一个部门。现在行政服务中心统一收件,20个工作日就能完成所有审批流程。”

  2014年6月,厦门全面启动“多规合一”改革,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的城市理想空间形态为指引,衔接基础数据、用地分类标准和用地边界,统一各类图纸坐标系,形成覆盖全市域城乡的一张蓝图。在此基础上,厦门更构建起一个涵盖所有项目审批部门的统一业务协同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行政审批系统内实现网络互通,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跑部门变成了平台上的部门内部协调,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不少专业人士评价,实行以“多规合一”为抓手的放管服改革后,各部门在项目立项前把“该打的架”打完了,大大缩短了各个项目的前置审批时间。“以前办事人员要拿着材料送各个部门。‘多规合一’后,各部门将串联审批优化为并联审批,前置材料直接在数据库调取,办事人员享受了实惠。”

  “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一个系统”实施统一管理、“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如今,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所需的申请材料由373项精简至76项。审批时限再压缩,从立项到办理产权登记全过程审批时间控制在90个工作日内。

  我市2017年创新推进的保障房地铁社区,今年全面封顶进入装修阶段。未来,由地铁站点、保障房、公共服务和生活配套组成的完整社区,将实现数以千计住房困难市民的安居梦——随着2017年5月第一个保障房地铁社区正式开工,我市拉开了探索保障房建设新模式的大幕,让老百姓对住房充满全新憧憬:不仅要“住得进”,还要“住得好”。拥有优越区位和完善配套的地铁社区,见证着厦门的改变。

  从2006年率先全国提出并大力推进建设社会保障性住房以来,通过边探索、边创新、边实践、边总结提升,厦门社会保障性住房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形成符合厦门实际的分层次、全覆盖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可谓“站位高、起步早、定位准、机制活、措施实、重持续、见实效”。特别是近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城市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如何解决“住有所居”的问题,不断加以完善,确保住房保障体系健康有效可持续。

  构建分层次全覆盖住房保障体系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