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厦门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厦门火炬高新区:画好两岸人才交流合作的“同心圆”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25
摘要:集成电路封装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相当于芯片的外壳,不仅可以起到保护芯片的作用,还提供对外连接的引脚,使芯片能更加方便地安装在电路板上。

  郭伟  陈智明

厦门火炬高新区:画好两岸人才交流合作的“同心圆”

  集成电路封装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相当于芯片的外壳,不仅可以起到保护芯片的作用,还提供对外连接的引脚,使芯片能更加方便地安装在电路板上。

  基于对这一行业的看好,来自北京并在集成电路行业深耕多年的闾邱祁刚与台湾技术专家璩泽中展开合作,并将公司明晟鑫邦落户于厦门火炬高新区这一充满活力的创新“梦工厂”。2018年,明晟鑫邦研发生产的SIM卡芯片封装达到2亿只,凭借独特的工艺、不断扩大的市场份额成为所在领域的“后起之秀”。

  两岸人才牵手合作,在实现创业梦想的同时,也为厦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这样的例子在厦门火炬高新区比比皆是。截至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累计引进台资企业近3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其中台籍人员超过3000人,厦门市台湾特聘专家达162人,占全市的一半。行业主要集中在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LED、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等4个领域。

  好政策、好平台引来好人才

  谈起来厦门创业的经历,闾邱祁刚第一个蹦出的词是“巧了”。在一次台湾企业的考察走访中,台湾集成电路行业专家璩泽中的集成电路封装项目引起了闾邱祁刚的注意。与常见的封装工艺不同,璩泽中团队研发的封装产品采用的是化学法,相较之下,成本更低。“台湾集成电路产业环境好、水平高,但他们有个难题,好东西不知道卖给谁。”曾在多家科技企业担任高管的闾邱祁刚当即觉得可以将台湾的技术优势与大陆的市场优势结合起来,改变研发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况。

  闾邱祁刚把自己的想法和璩泽中一说,双方一拍即合。但项目要落在哪里?两人琢磨一番,列出包括地理位置、产业基础、政策环境在内的要素条件。最终,他们锁定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因为“厦门与台湾一水之隔,气候、生活习惯接近,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主打‘对台’特色,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科技园区,在对台人才政策方面很有吸引力。”闾邱祁刚说。

  接下来的故事甚至超出了两人的期待。2015年2月,明晟鑫邦注册成立,7月,该公司以集成电路硅片级芯片模块封装项目申报厦门市级人才计划,获得厦门市政府和厦门火炬高新区在资金、场地等方面的支持。这对于资金密集型的集成电路企业来说,无疑开了个好头。此后,明晟鑫邦又先后获得省级、国家级人才政策支持,在政策和资本的助力下,公司逐步驶入发展快车道。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作为厦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和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先行区,厦门火炬高新区积极打造海峡西岸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推动两岸人才交流平台建设,不仅为台湾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更凭借良好的产业聚集效应,为两岸企业和高端人才提供便捷的对接平台,使两岸人才的创新思维在这里迸发。截至目前,园区的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共引进台湾创业企业75家,重点聚焦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生物技术、文创、信息技术等领域。其中,3家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3家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获评市级人才政策项目。

  “贴心”政策让人才有“获得感”。厦门火炬高新区出台《关于落实鼓励台湾青年来厦创业就业政策的实施细则》,更好地落实台湾青年1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最高18万元的创业场所租金补贴及最高30万元住房补贴,并在市级政策基础上将台湾青年年龄放宽至45岁,助力台湾青年创新创业,目前累计兑现68家台湾青年创业企业资金补贴527.44万元。同时,修订了众创空间政策,鼓励众创空间引入台湾创客项目,每新增一个常驻办公的台湾创客项目,一次性奖励众创空间运营机构3万元,并且将单个众创空间运营机构引入台湾创客项目奖励从每年最高不超过30万元上调至每年最高不超过150万元。目前累计兑现20个台湾创客项目奖励60万元。

  厦门火炬高新区还派出招商骨干赴台开展招商宣传推介,主动对接台湾高校、研究院所、产业园区、产业协会等机构,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平台化、机制化、常态化发展。目前,厦门市与清华大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三方共建的清华海峡研究院,成为台湾人才创新高地。园区与台湾拓扑产业研究所签约,共同促进两岸产业合作模式创新、招商引资和招财引智。此外,园区多家委属企业还与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台湾中华资讯软体协会、台北电脑同业公会建立了常态化的沟通协作机制。

  “以才引才、以才聚才”链式效应凸显

  今年年初,台湾分子检测专家洪旭伟的名片上又多了一个头衔——恺硕生物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我是被老朋友吸引过来的,加上大陆这几年精准医疗行业发展很快。”洪旭伟口中的老朋友是恺硕生物创始人官振群。2012年,台湾青年官振群来到厦门火炬高新区创业,将恺硕生物的前身芮宝生物落户园区的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

  在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针对性的政策和高效贴心的服务,让官振群和合伙人对园区有一种天然的融入感。经过多年的深耕,恺硕生物实现了在地化发展,成为致力于分子检测样品前处理的自动化系统开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公司,并与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紧密合作,产品销往多个省市。

  出于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官振群向洪旭伟抛出橄榄枝。尽管洪旭伟此前从未在大陆企业工作过,但恺硕生物高速发展的态势,以及各类行业交流、专家会议透露的讯息,使他对大陆市场充满信心。没有过多犹豫,洪旭伟来到厦门,开启新的工作。

  “厦门离台湾很近,我平日搭乘‘小三通’回台湾很方便。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基础也还不错,形成了产业聚落。”目前,洪旭伟主要负责产品的质量管控工作,他希望在带好团队的同时能培养一批优秀的行业人才。可以说,“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链式效应正在恺硕生物逐步凸显。

  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充分发挥园区对台人才的作用,在服务好人才的基础上围绕人才招引人才,形成长效机制。与此同时,厦门火炬高新区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海峡两岸众创空间,并抓好招商工作,投建两岸产业合作平台,以富有特色的“软环境”引凤筑巢。数据显示,厦门火炬高新区集聚台湾创新创业青年1300多人,累计已引进台湾创业项目349个,主要创业领域涵盖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电商、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