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我来六中有 21年了,六中艺术团走到今天,拼搏的精神特别让我感动,而且这种精神是“代代相传”的。平时在训练中,我们就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比如大的学生来带小的学生,跳得好的带跳得不好的,老的来帮助新的,这就是“传帮带”的传统。 坚持这么多年,需要一种传承的力量,还有一种拼搏的精神。这么热的天,我们有一段舞蹈是在天台上跳,这种天气下天台地面的温度至少已经有50摄氏度了。 他们开玩笑说:“老师,我们这次过来烤猪脚的。”大家没有办法把两只脚同时放在地板上,过几秒钟就已经烫的都不行了,就左脚一下,右脚一下,一直来回这么颠着。 音乐一响起,大家把这些全部都忘了,在音乐里面尽情地来绽放自己的笑容,挥洒自己的舞姿。其实我在旁边也真的是蛮感动的。 澎湃新闻:怎么带好这样一个团队呢? 陈琦:其实表面他们上叫我“陈妈”,背后里都把我当成严格的“母老虎”。我觉得一个队伍一定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严是一种爱。我会把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也分享给同学们,以前老师的拼搏和认真,让我也实实在在学到了东西,所以我跟孩子们说:平时严格要求你们,真的是为你们好,希望你们能明白老师的一片苦心。 可能在当下孩子们不太理解,觉得老师是教条主义,说老师怎么对他们这么严格。但是毕业后的孩子们——他们已经到各个学校去当声乐老师、当舞蹈老师——会说:“老师,我自己当了老师才终于知道您的良苦用心了。”我会请这些孩子回来,再来把他们的亲身经历讲给我们当下的孩子听。 虽然学生觉得老师严,但是他们如果发自内心地觉得老师是真正爱我的,是疼我的,是为我好的,就不会去排斥和抗拒,会欣然接受。学生有这种拼搏向上的精神,还有这么多年积淀下来的传承,才会让六中艺术团越来越好。 澎湃新闻:对这个作品还有什么想法么? 陈琦:因为时间真的很短,如果是时间再长一点的话,我们用这种“一镜到底”的形式,或许拍出来可能又是另外一种不同的效果,会更好更完美。希望在下一次作品能够有更完美的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