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号抵达厦门,船上所有人员来了个大合影。 (高志刚 摄) 台海网6月27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下午,“嘉庚”号科考船结束KK2002航次的全部航程,顺利凯旋,缓缓驶入位于海沧的远海通达码头。 作为国家基金委的共享航次,本航次自6月1日出发,预计25天的航程,实际用了26天,在广阔的南海上航行3600海里。走航观测测线300海里,完成了86个站位作业,其中,抓取抓斗沉积物32斗,箱式沉积物15斗,重力柱状沉积物27个,浮游生物拖网10次,底栖生物拖网7次,热流探针作业21次,海底摄像7次。这些成果将为南海海底泥火山研究、泥火山区的海洋生物研究、海底滑坡区的地热和浊流研究、海床沉积物力学研究、南海周边火山爆发历史、古气候环境和植被演化历史研究等方面提供依据。 由市委宣传部和市委统战部指导,本报参与主办和策划的“嘉庚号海洋大讲堂”直播活动也在南海之上如期举行。这也是嘉庚精神宣传的一个特别形式,这艘3000吨级的大型科考船,承载着数代厦大人梦想的“海上厦大”,将嘉庚精神传播至世界各地。截至目前,本报新媒体各平台关于“嘉庚”号的相关资讯,总阅读量已突破500万。“嘉庚”号的故事,还吸引了新华社、央视等央媒参与直播和跟踪报道。(特派记者 张江毅)
标签: 嘉庚号 科考船 责任编辑:王贵溪
相关新闻 船政诞生154周年 船政元素亮相“探索二号”科考船台海网6月27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25日,我国首艘装载国产化科考装备的载人潜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号”科考船,在船政故里福州完成所有改造项目后首航。 154年前的1866年6月25日,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船政诞生,造舰船、办教育、创海军、兴科技,在中国历史上创下多个第一——用短短几年时间在马江之畔建起中国第一座近代化大型造船厂,... 在“嘉庚”号科考船上吃什么? 有新鲜蔬果吗?“嘉庚”号菜谱来了!船上的餐食荤素搭配,美味可口。 “嘉庚”号菜谱 钓上来的鱿鱼不能马上吃,适合晒干后做汤。 厨师变着花样做点心给大家品尝。 科考船上的每一餐都很丰盛。 科考船上设有蔬菜水果冷库,新鲜水果供应充足。 台海网6月9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科学家在“嘉庚”号科... 打捞远古生物 给海底量体温!“嘉庚”号科考船昨抵达两个站位,都有“大动作”第一个站位 厦大女生“控场” 找寻5亿年前物种 在海底拖网工作中,研一学生吕明昕负责指挥记录 吕明昕在科考现场。 捞上来的海底生物中有几十只水螅。 网兜长约6米、直径约2米。 台海网6月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凌晨,在大部分人即将熟睡的时候... “大块头”有绣花功!“嘉庚”号用四个小时为海底量体温【组图】今早六点半,“嘉庚”号科考船抵达第二个站位,今天将执行7个作业。 一到站,探测队和科研人员就忙活起来。 首个作业为热流探针的下海测试。所谓热流探针,通俗讲,就是体温计,不过这个体温计测的是海底的温度。大海何其广阔,这个体温计也跟着“进化”,它重达2吨,长达8... “嘉庚”号科考船昨开启南海探索之旅,全程3600海里昨日上午,“嘉庚”号科考船从厦门远海通达码头起航,一名嘉庚志愿者在岸边用手机拍摄离港情景。(记者 王协云 摄) 嘉庚志愿者在“嘉庚”号上深情朗诵《嘉庚颂》。 (记者 王协云 摄) 消防演练。(本报特派记者 张江毅 摄) 海上逃生演练。(特派记者 张江毅 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