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厦门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叩问千面之城(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8
摘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厦门在狭小土地上,先后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厦门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 得失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厦门在狭小土地上,先后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厦门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厦门文昌鱼自然保护区…… 


得失方寸间,弹指乾坤大。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有言:“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

叩问千面之城

2017年5月25日拍摄的集美学村内的嘉庚建筑群(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城镇化浪潮下,土地资源日益稀缺,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继续粗放型扩张,放大城市边界做大城市规模?还是有守有放,坚持城市应有的人居价值与生态底线?厦门坚定选择了后者,守护一方诗意栖息之地。 


“厦门人把绿色当成财富,对自然很友好。”孟加拉国留学生孟山在中国待了5年,对厦门的“规划秘诀”十分赞赏。 


城市空间虽小,手笔却大:全市近六成土地面积划作生态屏障区,禁止大规模开发建设——顺应山体、丘陵、溪流、湖库、海岸形成的山海连接廊道,厦门主动划出红线,避免城市空间无序蔓延。依托背山面海的自然格局,厦门打造内陆山区“绿色”森林生态屏障和近海海域“蓝色”海洋生态屏障。 


“厦门面积本来就小,划出生态红线后,全市可用建设用地只有约600平方公里,还比不上北京五环内的面积。我们就是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好、利用好。”厦门市规划委副主任任国岩说。 

叩问千面之城

这是5月12日拍摄的厦门白鹭洲一带(新华社记者宋为伟摄)

良好的规划,贯通历史和现实,引领着城市的未来。 


城市规划众多,不同类型的规划体系相互“打架”,是不少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对比发现,过去不同部门制定的厦门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差异图斑竟然有12.4万块,一些建设用地指标不能直接使用。由于规划依据相互矛盾,部门意见无法统一,导致项目审批难、落地难。”厦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胡亮信坦陈。 


以更高起点、更高站位谋划城市格局,把脉发展大计——厦门大刀阔斧进行“多规合一”改革。融合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总体规划等多部门空间性规划,形成了以生态为本底、承载力为支撑基础的全市域统一的综合空间规划体系。 


规划引领,立法保障。2014年,厦门市人大审议通过《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以此为引领创新实践“多规合一”,明晰了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城市建设主要思路。 


多年来厦门坚持一张蓝图管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不折腾、不拧巴、不较劲,让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相融。 

叩问千面之城

这是厦门鼓浪屿岛上标志性景点-厦门中华白海豚雕像(2017年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厦门的城市智慧,更体现在城市巨变中从未迷失的文化底蕴里。


在曾厝垵最东头,一条马路明显分为两段:往东一段宽阔平整,往西进村口则是“城中村”味道的小路。正是这“城中村”保住了曾厝垵的“文艺范”。 


“当时,曾厝垵面临拆迁问题,已经拆到这个路口了。”思明区滨海街道副主任杨邑新说。是一拆了之、开发房产,还是整合资源、转型升级?思明区纠结过。


2013年,曾厝垵被列为“城中村”转型试点。昔日蒙尘的闽南古厝、渔村文化得到发掘整理,在政府引导与社区共建下,既保护原生态的渔村历史风貌,又注入时尚多元的文化创意内容。

叩问千面之城

这是游客云集的厦门著名的旅游景点曾厝垵,中国最文艺渔村(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城市发展浪潮中,厦门就这样守住了诸多历史文化底蕴,留住了城市静气。

以改革为使命

以开放为动力

厦门凭海临风激流勇进 

创新发展的跃动之城

夏日的环岛路风景如画,数字“98”造型的巨大金钥匙屹立海边,熠熠生辉。每年9月8日,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都会在厦门举行,上万客商于此追逐创富“金钥匙”。


站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远眺,天高海阔、澄碧万里。曾经人稀船少的边海之地,如今已变身开放前沿。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办事大厅人来人往,彰显出这个新生试验区的活力。“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改革……在厦门片区,多项改革措施走在全国前列,企业注册、经营、通关更加便利。自2015年4月挂牌至今年6月,片区累计注册企业2.75万家,注册资本4600多亿元。 

叩问千面之城

这是2016年4月13日航拍的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如果说经济特区过去一定程度依靠政策红利,今天则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持续创新释放发展活力。惟有不停闯、不停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创造新优势。”厦门市长庄稼汉说。 


沟通台海,连通世界。融入国家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厦门视野更加广阔。从海沧港区始发的中欧(厦门)班列,已先后开通波兰罗兹、德国纽伦堡、荷兰蒂尔堡、俄罗斯莫斯科4个终点站,且通过海铁联运延伸至台湾地区,对接东盟,形成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的“交汇携手”。

叩问千面之城

4月21日,中欧(厦门—莫斯科)直达货运班列从南昌铁路局厦门东孚火车站开出(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开放,海纳百川;改革,快马加鞭。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叶建明清楚记得,2015年的一天,厦门市发改委突然交给他们一项课题:参考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评估厦门营商环境。 


“用世行指标对标营商环境,全国没有先例。”叶建明颇为疑虑,世行评价体系主要依据企业家评价,企业“吐槽”,政府真能“纳谏”? 


厦大课题组由此提交了一份“刀刀见骨”的报告,原汁原味反映了企业感受。比如,开办企业必须刻印公章,不仅费用近千元,且耗时少则一周多则半个月。 


刀刃向内,大力除弊。厦门以问题为导向,“动真格”优化营商环境:以公章刻印为例,几经“博弈”,该业务进驻行政服务中心,企业刻章“就地可办、立等可取”,费用极大降低。


厦门市地方税务局局长张祖康说:“在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过程中,城市的管理部门不断跳出自我意识,强化服务自觉,持续为厦门魅力注入源头活水。” 


对标不息,改进不止。经第三方机构评估,2016年厦门营商环境相当于全球经济体第40位水平,比2014年上升了21位,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