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厦门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厦门社会各界昨祭扫烈士陵园 以实际行动培育家国情怀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6
摘要:战争年代,他们是奋不顾身、创造和平生活的英烈;现世安稳,我们慎终追远,前往烈士陵园瞻仰英烈——昨日上午,许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自发前往厦门市革命烈士

  ▲昨日,我市许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自发前往祭扫先烈。

  ▲学生们在烈士陵园的松树上系白花,寄托对烈士的缅怀。

  昨日,我市中小学生来到厦门烈士陵园,向英烈敬献花圈。

  家长带着孩子来到烈士陵园献花。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罗子泓 陆晓凤 柯笛 赵张昀 邬秀君 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战争年代,他们是奋不顾身、创造和平生活的英烈;现世安稳,我们慎终追远,前往烈士陵园瞻仰英烈——昨日上午,许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自发前往厦门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烈士陵园、薛岭山烈士陵园、海沧烈士陵园等处,现场默哀并献上花圈花束,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崇敬之情,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家国情怀。

  现场篇

  镜头1

  98岁解放厦门老兵拄着拐杖三鞠躬

  这位老兵今年98岁,曾亲历解放厦门的战斗,昨日拄着拐杖绕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周。

  拄着拐杖,迈着颤巍巍的步伐绕纪念碑一周;即将离开时,他脱下帽子,庄重地在纪念碑前三鞠躬,随后缓缓抬起手,朝着纪念碑的方向轻轻挥舞——“我来看看我的老同事、老首长。”眼前这位98岁高龄的老者,是当年29军“叶挺独立营”的副教导员,亲历过解放厦门的战斗。当被问及姓名时,他答道:“我和他们一样,是解放厦门的老兵”。

  昨日一大早,这位老人就从干休所赶到厦门市革命烈士纪念碑。老人告诉记者,得知本月初第六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之后,自己便更加挂念安眠在此的老战友们。他希望,烈士们的名字被铭记,先烈精神更好地得到传承。

  镜头2

  学生家长客串讲解员生动讲述英烈故事

  厦门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家长许妮娜讲述厦门烈士的事迹。

  昨日上午8时20分,厦门外国语学校初一年7班30多名学生在家委会的带领下,自发来到烈士陵园缅怀英烈。他们佩戴红领巾,手捧菊花,面向纪念碑鞠躬,并献上鲜花。

  “烈士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更不能忘却这种精神。”学生家长许妮娜说。昨日,她还客串讲解员的角色,无论是纪念碑的建成时间,还是刘惜芬、安业民等厦门烈士的事迹,她都能将细节娓娓道来,很多孩子深受感染。

  “战火无情,烈士们在生死关头选择无怨无悔地投身革命,这种舍我精神令我们敬佩。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也要缅怀英烈。”听完介绍后,学生柯澍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镜头3

  48位烈士长眠墓前都摆了鲜花

  花圈献烈士,感念彪炳功。昨日上午11时,记者来到海沧烈士陵园看到,陵园一片肃穆,海沧区相关单位为烈士们献上花圈和鲜花,48位烈士墓前都摆放了鲜花。

  这48名烈士是在1949年厦鼓战役时牺牲的。他们来自祖国各地,牺牲时大多十七八岁。青山有幸埋忠骨,有些烈士家属或许不知道他们魂归何处,但每年清明时节,总会有人替他们的家人送上思念。

  镜头4

  连队新兵祭扫英烈 献花后久久立定敬礼

  昨日上午10时,14位解放军战士一同手捧鲜花出现在薛岭山烈士陵园,他们都是来自厦门某部队的官兵,祭奠的是该连的英模典范余德昭烈士,这名烈士牺牲于1958年的一次战斗。

  他们伫立墓前,描红、献花、敬礼……“我们连队每年都会带着新兵来祭扫英烈,已经延续多年。”去年清明节,本报记者也曾在陵园里遇见该连队的战士代表,看见相同的场景。不过今年,老部队来了新连长和新兵。该连的新连长认真地为墓碑描红,一位新兵神情庄严地告诉记者,自己刚进连队便听说了英烈事迹,深受感动。

  在薛岭山烈士陵园的另一个角落,三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整齐地驻足在曾伟標烈士的墓碑前。他们身着笔挺的解放军常服,献花之后,久久地立定、敬礼。他们介绍,他们所在连队先后有5名英烈在任务中负伤或落水牺牲,长眠于薛岭山,曾伟標是其中一位牺牲于1956年的战士。“我们每年都会带着新兵前来陵园,长昭烈士英魂。”

  故事篇

  了却多年心愿 从河南来厦祭祀烈士父亲

  ▲本报2018年4月7日A02版报道了河南小伙崔豪杰在厦找到烈士爷爷。

  拿出新旧两版烈士证明书,仔细核对花圈上的名字……昨日清早7时,烈士崔英才的家属早早抵达厦门烈士陵园。此次,他们一家三口,特地从河南许昌老家来到厦门。去年,在本报记者的陪同和陵园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河南小伙崔豪杰找到了爷爷崔英才的安葬之处——厦门烈士陵园。此番第二次前来祭祀,他带上了年迈的父亲母亲。

  围着陵园走了一圈又一圈,崔豪杰的父亲崔书友眼眶泛红,不时倚坐在墓碑旁低头沉思,崔豪杰一步也不敢离开,小心搀扶着……据介绍,烈士崔英才是9173部队3营炮连副连长,牺牲于1960年炮击金门“6·17”小规模炮战中,年仅29岁。崔英才牺牲三个月后,崔书友才出生,父亲在崔书友脑中的印象,仅仅是照片中的模样。时隔59年,崔书友终于了却心愿,来到了父亲的安葬处。

  “4日晚上刚到厦门,放下行李后,我就带父亲来到烈士陵园了。”崔豪杰告诉记者,他父亲心里难受,一到陵园就坐着陷入沉思,后来回到宾馆,一个晚上都没睡着。

  与去年不同,此次,崔豪杰还带来了河南老家的酒。“我们不知道爷爷喜欢什么,但他一定会怀念家乡的味道。”他说。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