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三明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跨国药企撤销医药代表!行业变革来了吗?(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0
摘要:然而,陈先生对上述的调查结果却有着自己的看法。“不否认,医药代表这个行业水很深,但这个职业在国外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总体来说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在陈看来,虽然很多医生认为“医药代表”在中国变了味,

  然而,陈先生对上述的调查结果却有着自己的看法。“不否认,医药代表这个行业水很深,但这个职业在国外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总体来说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在陈看来,虽然很多医生认为“医药代表”在中国变了味,甚至成了“奸商”的代名词。“但总体而言医生是欢迎医药代表的,毕竟他们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药价虚高的问题出在药代吗?

  诚如所言,一些国际上通行的好的做法,如学术推广、学术会议,在当下中国往往都变了味,好比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样。已故国务院“高级幕僚”朱幼棣在《无药》一书中直言:医疗学术推广变成了商业营销,甚至变成了贿赂。

  诸如此等药品流通领域的“恶俗”已经存在了很多年,而且还能从国际上找到“先例”。据“医学界”了解,我们的邻国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同样也是“医药不分”。当时,日本的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和医生与当下的中国无二。只不过,日本的这段历史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而中国却依然是“正在进行时”。这部分姑且不多说。

  我们上面说过,GSK事件爆发后,曾有不少媒体大力抨击医药代表,认为是他们抬高了药价、赚“黑心钱”。果真如此吗?关于药价虚高的问题,很多专业人士早已发表过观点。我们这里暂且不说药品的流通环节,先从药品上市开始说起。

  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一个药品想要上市,必须要与多个部门“打交道”。首先,注册商标得涉及到药监;价格对应发改委;如果你还想进医保,那得跟人社部门打交道;想进入地方,还有招标办等着你;最后还得进医院吧,那还有院长、科主任、医生等等。

  据“GSK事件”中一名被抓的中国高管透露:药品从市场准入、定价、目录制定、招标最终到医院,再由医生开处方给患者。各个环节都存在腐败。这么一搞,药价怎么能低得下来?

  “医米调研”此前的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医药代表“公关”的费用,占到了药价的50%左右。而这些费用主要集中在四个环节,其中就包括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的招投标。

  时任三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医改领导小组组长的詹积富公开表态:“如果全国300万的医药代表大军不消失,不转行,老百姓不可能不吃冤枉药,不开冤枉刀,不花冤枉钱!”对此,不少媒体均以“詹积富要砸300万药代的饭碗”为题进行了报道。可以想象,光是标题就足以让数百万医药代表不寒而栗。

  詹积富分析:全国有300多万医药代表群体,形成了由全国总代到省代、区代、县代、院代多层代理分包体系,网格化垄断式高回扣的背后,是稳固而繁杂的利益链条,而依附在利益链条上的药品流通相关人员更是不胜枚举。每一个流通环节都可能为药剂镀上一层枷锁,将药品价格一抬再抬。

  医药行业的巨变以及医药代表的未来,一时间成了不少业内人士议论的话题。2016年“圣诞夜”后,很多跨国药企在中国相继爆出裁员传闻,包括罗氏、赛诺菲、优时比、葛兰素史克、勃林格殷格翰等众多知名医药企业。甚至有人预言,医药代表这个职业的末日不远了。

  医药代表如何转型?

  当前,随着一致性评价以及带量采购政策的推行,跨国药企原有的大规模推广普药的模式逐渐行不通了,这迫切需要企业在组织架构上做出相应变革。

  “总体而言,人员在缩编。至于外界盛传的药企裁员,只是这个产品由于利润减少,不再做推广了,很多企业就会把整个推广组给砍掉。”作为某知名国企的一名资深医药代表,吴先生告诉《医学界》,以前这个行业处在发展期,现在这个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阵痛。

  对于很多医院开始“封杀”药代,甚至明令禁止药代进入医院。吴表示:“进不了医院,可以跟医生约在外面。”说到这,吴略带自我解嘲地说:“现在不用再跟以前一样去医院扫楼了,而是改成定时定点见面。但这就导致现在行业里新人是进不来的,因为新的面孔会让医生不放心。”

  “可能是医疗行业大家都比较敏感,换句话说,有哪个行业没有销售呢?”似乎是在为自己职业的“正名”,吴认为:“有产品就会有销售,有销售自然就有销售成本。如果把销售环节砍掉了,产品怎么卖出去呢?归根到底,药价降不降得下来还得看政府。如果一味压缩药企的利润空间,甚至是无利可图的时候,有哪家企业还会去生产呢?。”

  实际上,面对严峻的“市场准入门槛”,药企其实也很无奈。因为只有进了省级药品采购目录,拿到了行政部门给的“路条”,药代才能做到地级市,然后把药品销往医院。当然,在这之前,面对“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现实情况,你得先把“过路费”交了。

  “以前是医生开多少盒药,药代给他多少现金提成。现在不行了,现金行不通了。只能通过‘学术推广’,而且你给医生的费用并不能完全跟他开了多少盒药对应起来。可以这么说,这个行业正在向正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一批人会被这个行业所淘汰,新人进不了,老人在减少。可能这个职业会有新的名字出现,但这个行业依然会存在。问题是,你得适应新的游戏规则。”吴坦言。

  当然,医药代表在我国已有三十年的发展历史,真正说要撤销,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继优时比之后,哪些跨国药企、甚至是国内药企会效仿,依然有待观察。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