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3日,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果芒村和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长江村合闸通电,全国最后9614户3.98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得到解决。 国务院要求这年年底全民用上电,中国的电网企业提前完成任务。
至此,中国无论是雪域高原还是深山独户,都实现了通电。 “全民用电”记录到了中国电力发展的史册上。 放眼全球,中国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让14亿人口全民用上电的国家。 中国,为什么能? 决心之大,史无前例 哪怕1户人家,电杆电线也要架 其实在“九五”末期,我国经过农村初级电气化的大发展和第一次大规模的城乡电网改造,已经解决了全国97%人口的用电问题:大电网覆盖了中国80%的农村地区,内陆经济发达的主要省份率先实现了户户通电。只有四川、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广西、云南等地的偏远山区还有一定数量的村庄和农户无电可用。
▲偏远山区的居民在家中高兴地看着亮起的灯光。 在从乡乡通电到村村通电,再从村村通电到户户通电的过程中,中国人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哪怕只为1户人家,线也要架、电也要通。这种做法是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的,任何一个纯粹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都不会做。 但是,中国的电网企业却这么干了! 重庆中益乡,80%都是高山,山脊陡峭、地广人稀。供电员工在此处奋战了两个月,人工搬运电杆上山,架设7根电杆为华溪村偏岩坝台区的7户人家供电,架设36根电杆专为光明村余家坝台区2户人家供电。而每户人家的电费也就每月20多元……
1996年2月18日(除夕),山东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户户通电。为了给临沂蒙山顶上的几户人家通电,30多名电力工人奋战50天,架线6公里,立杆100多根,终于将电送上山顶。
▲当时,在只有8户人家的临沂市西红峪小山村,人们敲锣打鼓舞狮子庆贺村里通电了。 在福建三明尤溪县中仙乡华西村,为了让两位老人用上可靠电,供电公司在村里新增一台变压器,专门从10千伏华口线架设了800多米导线,组立了12根电杆。
在福建建瓯市小桥镇埂头村,乡亲们大多数都搬到镇里去了,村里只剩下3户人家。供电员工没有忘记这里,2007年,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帮村里架设41根电杆和2.9公里供电线路,还安装了变压器。
在陕西蓝田县焦岱镇樊家村,供电公司更是架设500米“专线”,只为一户低保户供电。
这些场景,只是中国户户通电、服务民生的冰山一角,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如今,即使在最偏远的农村,供电可靠率都达到99.8%。 施工之难,史无前例 地处高原险峰,电也要通
在中国的高原险峰,可能缺氧,但不会缺电! 然而,在这些地方建电网是异常困难和艰辛的。施工人员需要跋山涉水,将一根根电杆、一捆捆导线背进地处深山的施工点。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山区电力施工架线,一根核桃粗细的输电导线,需要几十人乃至上百人用扁担挑着上山进行施工放线。图为1982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石门乡龙堂山区架线现场。
在河南山区,当年供电员工用架子车拉着线杆进山。
湖北“户户通电”工程现场,供电员工泡在水中敷设深水电缆。
户户通电点亮三晋大地,供电员工用肩挑着电杆进山。
在西藏,当年未通电地区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架设线路要翻越高山,运输靠牦牛运、马帮驮、人肩扛。有的地方施工周期短,地处高原峡谷内,全年无霜期仅为110天左右。
中国的供电工人克服了所有的困难,甚至把大电网的电送上了珠峰大本营。 2014年4月12日,随着一条10千伏供电线路合闸送电,海拔5200米的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正式通电。同时,让沿途21个乡村1011户居民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绒布寺,都用上了可靠电力。
在继青藏、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之后,2018年11月23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高压电网工程――藏中电力联网工程也投运了!
▲在海拔5548米的西藏山南蒙达拉山顶,电网施工人员正在安装世界海拔最高的铁塔。 在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施工现场的供电小哥这样描述―― 普通人上班,坐车坐地铁;他们上班,需要飞檐走壁。
普通人上班,背着通勤包;他们上班,背着氧气瓶。
普通人开车上班,在马路上行驶;他们开车上班,在悬崖边行驶,极速漂移还要避开落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