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三明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骨科耗材最大降幅95% 医耗采购改革触及医疗腐败核心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07
摘要:骨科耗材最大降幅95%! 医耗采购改革触及医疗腐败核心 郭晋晖 “4+7”药品带量采购试点启动还不到半年,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也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下称《方案》)中,2019年底将完成第一批重点

  骨科耗材最大降幅95%! 医耗采购改革触及医疗腐败核心

  郭晋晖

  “4+7”药品带量采购试点启动还不到半年,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也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下称《方案》)中,2019年底将完成第一批重点治理清单、取消医用耗材加成,2020年底前启动建立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监测和集中采购管理平台。

  与药品相比,医用耗材的品规更多,利益纠葛也更加复杂,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试点省份改革的步伐。比如,安徽省近日完成的谈判议价结果显示,骨科脊柱类材料国产品类平均降价55.9%,单个组件最大降幅95%。江苏、山东等省份也在陆续启动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在8月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集中采购是降低高值医用耗材价格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国家医保局正在探索研究对高值医用耗材开展集中分类采购。

  第一财经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与以往医耗招采改革最大的不同是把采购量落到实处,这样企业才会愿意把带金销售抢占市场的那部分费用让渡出来,老百姓才能得到实惠。

  以“实量”换“实价”

  高值医用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临床使用量大、价格相对较高、群众费用负担重的医用耗材。比较常见的包括心脏支架、人工关节、固定板、人工晶体等。

  在国家医保局的指导下,安徽、江苏等省份正在着手开展骨科材料、支架等一些高值医用耗材的带量采购试点,而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8月2日,安徽18家省属医院与15家高值医用耗材企业正式签订《谈判成功产品确认书》,这标志着安徽在全国率先破解高值医用耗材招标采购难题,安徽省属医院医用耗材将实现一体化集中采购,从而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在此前的7月30日,安徽省谈判议价工作成功完成,骨科脊柱类材料国产品类平均降价55.9%,进口品类平均降价40.5%,总体平均降价53.4%,单个组件最大降幅95%;人工晶体国产品类平均降价18.1%,进口品类平均降价20.9%,总体平均降价20.5%。

  按2019年上半年安徽省骨科脊柱类和人工晶体类产品网上采购额测算,预计谈判议价后,两类产品年节约资金分别为3.7亿元和0.29亿元。

  7月31日,江苏省紧随安徽之后启动了首次高值医用耗材部分品种组团联盟集中采购谈判。江苏省和南京市医保局,组织成立由全省157家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组成的省阳光采购联盟,设立联盟办公室,具体负责采购工作。

  此次联盟采购谈判的品种为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支架和双腔起搏器。支架按单个品种谈判,中选品种平均降幅51.01%,最高降幅66.07%;起搏器按生产企业谈判,中选企业涉及品种平均降幅15.86%,最高降幅38.13%。

  李滔表示,前期,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4+7”药品带量采购试点,实践经验表明“带量采购、招采合一”的办法有助于健全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在保证质量和供应的前提下,能够促使价格回归合理水平,而且能够有效治理带金销售的问题,净化行业环境。

  一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安徽、江苏的谈判表明,高值医耗带量采购只要把量做实,并不需要在很多城市、全国推广才会有效果。“量不在乎多少,只要确确实实是实量,企业就愿意降价。”

  国内一家心血管心脏支架企业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带量采购是在保障人民基本医疗的前提下降低医保费用,而企业比较忧虑的是带量采购如何保证用量,是否会影响一部分病人想用高端产品的权利。

  对此,安徽省的经验是用确定采购量解决招采分离难题,即明确参加采购的耗材用量,分别占2018年度省属公立医疗机构骨科植入(脊柱)类和眼科(人工晶体)类高值医用耗材采购量70%、90%的产品。

  安徽省要求,省属公立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优先采购使用谈判成功产品,按谈判后形成的谈判价在集中交目录中网上集中采购,且采购使用量不得低于2018年度该产品的80%。

  江苏省也是要求坚持带量采购。联盟拿出参加公立医疗机构全年采购量的70%用于此次联盟采购,以“量”换价,真正实现带量采购、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实现了价格较大幅度降低,将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江苏省的谈判结果显示,从中选情况看,既有进口品种,也有国产品种;既有高价品种,也有低价品种,能够较好满足临床应用需求。

  广西一家医院的医保办主任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药品耗材费用占医院住院业务收入的50%或以上。在国家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后,药品耗材都成为医院的成本,而药品耗材虚高的价格耗费了医保资金。

  “我们医保办最关心的就是如何让高值耗材价格降下来,目前来看,没有比带量采购、以量换价更好的办法。”这位医保办主任表示,真正落实采购量,并且在资金拨付回款上有政府背书的制度保障,高值耗材的价格应该就能降下来。

  上述心脏支架企业的负责人也表示,带量采购还需要从规则上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医院的配送资格,很多地方和医院指定配送商,否则影响回款甚至无法配送,这些都给生产厂家造成额外成本。

  此外,这位企业人士也非常关心带量采购之后高值医用耗材的质量问题。“对于介入性的器械,如何界定器械的质量标准,特别是对诊疗操作有决定性意义的产品;对于植入性器械,如何界定经植入治疗后的效果。如果无法界定,低价唯一,是否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量大价高的医耗纳入第一批集采

  长期以来,滥用心脏支架、骨科耗材价格居高难下的现象屡见不鲜,高值医用耗材成为增加群众医疗负担、浪费医保基金的重要领域。但因为医用耗材无行业标准和统一编码,加上利益方护盘,这些年的医改都没能触及医耗产业链条的核心,在深度竞争采购上一直也没有突破。同时,医用耗材也是医疗腐败的重灾区。

  7月31日,苏州市纪委消息称,苏州大学临床研究院原副院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原主任、心血管内科原主任杨向军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杨向军此前被其博士生实名举报“乱装支架,装一个回扣1万元”,引发关注。

  上述医保办主任说,心脏支架市场的竞争已经相对成熟,而骨科的高值耗材更难治理。“我们看到一份份费用不菲的医保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严重亏损的骨科病例,住院费8万,骨科手术耗材就达4万。一个耗材单价几万元,一块钢板5000元,都是司空见惯的。”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