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岁月沉淀,酱油的醇香扑鼻而来。 东南网7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林辉 通讯员 陈文经 文/图)近日,记者来到晋江闽古食品有限公司小浯塘酱园晒场,3000多口酱缸整齐摆放,散发出浓浓的酱香。晒场主人吴华清是吴氏家族古法酿造酱油的第三代传承人。吴华清的爷爷吴宗洲早年在厦门酱油酿造厂工作,结合30余年经验,摸索出一套传统古法酿造酱油制作技术。退休后的他创办了晋江市灵源华丰酱油酿造厂。1991年出生的吴华清从小耳濡目染,对古法制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5年前,吴华清大学毕业,回乡继承了爷爷的事业。他的晋江闽古食品有限公司创办两年多来,酱油产品遐迩闻名,还远销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于是,左邻右舍给他起了个外号——“酱油小哥”。 “一瓶古法酿造的好酱油,从挑选大豆、浸洗、蒸煮、发酵,到晾晒,至少要一年。”吴华清说。如何优化这些工序?以前,酱油发酵时的温度、湿度等基本靠感官经验,制作过程有一定的局限性。吴华清开始按食品厂的标准去重新设计,通过反复试验将古法制作量化成具体的数值,引进新设备,改进工艺流程,实现标准化生产,带来了更高的效率。 “爷爷辈到父辈,酱油最主要的销售方式有三种:一是在厂里销售,附近的居民拿着酱油瓶来打酱油;二是我们自己骑着脚踏车去沿街叫卖;三是卖给当地附近的一些小卖铺。尽管酱缸从50口增加到700口,销售方式依旧没有变化。”对吴华清来说,酱油不能扩大知名度、销量上不去是最大的问题。于是,吴华清对产品进行全面优化升级,重新包装上市。在销售渠道上,吴华清在线下销售的基础上拓展线上分销的方式。他结合小程序商城、淘宝、电商等进行线上销售,扫一扫包装上的微信二维码下单,就能送货上门。 2017年,吴华清注册了“小浯塘”商标。2018年,吴华清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他的古法酿造酱油还入选了晋江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晋江伴手礼和2018年泉州年礼。 为了打开年轻人的市场,吴华清决定把历代守缸人、制酱者、豆子为原型的人物IP应用到产品包装、POP及招贴宣传以及文创周边商品的使用中,才能更直接体现出古法酿造酱油的传承性,也赋予传承的故事性,让传统工艺酿造的酱油入眼入口更入心。 2018年5月,吴华清还在泉州市金鱼巷开设了第一家古法酿造酱油线下体验店。 吴华清表示,接下来,古法酿造酱油还将建立自己的视觉VI系统,从LOGO、标准色、宣传口号等方面全面树立品牌形象。他还要打造以酱文化为主题的观光工厂,充分发挥临近旅游景点五店市传统街区、灵水古村落、草庵摩尼教遗址、安海龙山寺、五里桥、围头湾等的地理优势,以点带面带动旅游观光,实现跨界产业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