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骇浪里 解开绳索勇救游客 吴奕澈还是深沪湾志愿服务协会和义务救援队的成员。在部队学到的救生本领在紧急关头往往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平时没事的吴奕澈喜欢到海边逛逛,进行海上义务安全巡查。 2006年夏季一个天文大潮的黄昏,台风来临之前,天空大海无比壮丽,两名在礁石上游玩的游客,不知潮水规律,等到发现时礁石四周已经围满了水,往海边的路根本无处下脚。吴奕澈和深沪冬泳队员扎进海里,但风浪越来越大,潮水位也越来越高,无法靠近礁石。危急之中,吴奕澈冒险解开保命绳,脱掉救生衣,一次次游近礁石,又一次次被浪头打回,整整用了半个小时才爬上礁石,最终将两名游客安全救下。 2016年12月26日晚,在滩涂摸鱼的李某被涨潮海水包围,大声呼救,吴奕澈恰巧经过。他和另外3名热心群众纵身跳入海水,逆潮游向李某。经过200多米的逆水搏浪,终于把几乎失去知觉的李某救上岸。 获诸多荣誉 服务群众不改初心 10多年间,吴奕澈“三跳救八命”的事迹广为流传,人们将他视为英雄、守护者甚至于“海上救星”。荣誉也接踵而至:晋江、泉州、福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入选“中国好人榜”,北京奥运火炬手、“美丽晋江人”、第六届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 现在的吴奕澈是后山社区党支部宣委,同时又兼渔事调解员等职务。对于他而言,更为看重的是党员、退伍军人的角色。 “群众的信任,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近20年来,吴奕澈一直坚持在社区基层工作第一线,秉承初心,脚踏实地践行着一个党员、一个社区工作者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情怀。 深沪是国家一级渔港,渔业生产繁忙,磕碰在所难免。每遇矛盾时,渔民都喜欢找吴奕澈调解。在调解中,他会结合法律法规和渔港民俗规则,为渔民排忧解难。他还积极推动社区移风易俗工作,社区成立了奖学助学基金会,这些资金不少是居民简办婚丧之事捐出来的,也因此,后山社区移风易俗工作被作为典型推广。平日时,他也结合社区宣传工作,经常写一些新闻稿件提供给媒体。 吴奕澈说,他出生在深沪渔村,小的时候他就听家人和村里的渔民常常说,一旦遇到海难,无论是谁都必须出手相救,哪怕自己损失再大也在所不惜,这是渔民的传统。“我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今后,我将争做一名崇高道德的践行者,并随时准备着下一次的营救!” (记者 廖培煌 实习生 郑晓玲 (受访者供图)) 1 2 |